【柳氏医派】疫情下的居家健康应急小妙招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12-30 00:00:27

疫情下的居家健康应急小妙招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的实施,全国“羊羊“,退烧药一片难求,整理几个小妙招,应对居家健康之需。

      一、艾灸

      1、柳氏医派创始人柳吉忱公有“伤寒为法,法在救阳;温病为法,法在救阴“之大法,可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柳少逸著《柳氏灸方发微》肾虚扶阳灸方艾灸:

      处方:关元穴、气海穴、中脘穴、食窦穴。

      每穴每次艾灸不少于10分钟。《扁鹊心书》云:“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为第三扁鹊窦材所传。

      本法可防病,又适用于感染后的基本灸方,尤适用于感染后腰痛者;也适用于恢复期乏力等症状的治疗。

      2、头痛、咽痛重者,加用柳少逸《柳氏灸方发微》之“合谷灸方”:

      处方:合谷穴(双)。

      每侧灸10分钟。《柳氏灸方发微》载:合谷穴为手阳明经之原穴,与三焦关系甚密,有化气通脉,调气活血,扶正达邪之功;又为人体四总穴之一,具清热利咽、明目、通窍、疏经通络、解痉止痛之功。

      3、眩晕者,灸用柳少逸《柳氏灸方发微》之《伤寒》颈强眩冒灸方:

      大椎、肺俞(双)、肝俞(双)。

      

      每穴灸8-10分钟。

      4、咳嗽咽干,灸用柳少逸《柳氏灸方发微》之“胸街灸方”:

      中府(双)、膈俞(双)。

       5、喉痹不能言者,灸用柳少逸《柳氏灸方发微》之“《甲乙》合谷开音灸方”:

        合谷(双),涌泉(双),阳交(双)。

  

           每穴灸5-8分钟。

      6、发热、咳嗽者,灸用柳少逸《柳氏灸方发微》之陶道灸方:

            陶道穴。灸20分钟,至微微汗出。

      陶道穴为督脉经与足太阳经交会之穴,有宣阳和阴、补虚益损、解表退热、清肺止咳、宁心定志之功。

      二、高烧、身痛骨楚的外治疗法:

      1、少商穴、商阳穴、中冲穴、耳尖穴,选用点刺放血。

      2、杨树枝、柳树枝,烧水泡脚。

      三、咽痛者:

      生甘草10克,开水冲泡,频频饮之,润喉。

       四、小儿发热,小儿推拿是不错的选择:

       选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柳少逸著《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列缺谷池解表方”+推三关、退六腑、清天河水+头部四大手法。

       列缺谷池解表方:揉列缺(双)、揉合谷(双)、拿风池(双)。

      

          风池穴为发汗要穴。

            头部四大手法:1开天门、2推坎宫、3揉太阳、4揉耳后高骨。

(图片来源于网络,个别欠标准,仅供参考)

  五、就临床病例分析,除戴好口罩,阻断传染途径外,以下几法也可试用:

      1、每天用香油涂抹鼻孔数次,芳香辟秽,保护鼻粘膜,阻断外邪自鼻入侵。

        2、生甘草10克,开水冲泡代茶,频频饮之润喉。保护门户不受侵犯。

       3、加味蜀脂粥:黄芪15克、生甘草15克、当年新小麦100克,每人一日量。煮粥,小火慢炖。扶正气,御邪气。

       

       4、初感风寒早发汗:

       带根须葱白寸长3~4段,大蒜1头,大枣7枚,生姜15克,红糖少许(糖尿病者不加)。

        

       

      煮水饮之,微微汗出。

      六、友情提示:

      病毒感染不同于细菌感染,一旦感染人体,机体难以彻底清除。如常见的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同理,新冠病毒未知数太多,大家当慎重,不可小视。虽西药鲜有特效药,但是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是肯定的。尤其是急性期过后,出现久咳、乏力等症状,实则是余毒未清、正气未复的表现,强烈建议运用中医中药来清余毒、扶正气,尽量避免复阳、再阳的发生。      

    【注】应亳州网友梁金聚先生之约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