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柳少逸老师课徒晨语:学书法当从习帖开始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12-24 08:56:58

      学书法,先认认真真临帖,学其形,识其神韵,而得其法,而真草隶篆俱习练之。然行书唯依其法而不必套袭,要有自己的书体书风,如郑板桥“乱石铺街"的“三分半体”。

       余自习医则疏于书道,然那不泯的“书心″,虽不张纸而心书之,久之融诸体之风骨而凝于笔端,铸于纸上,而有了这柳氏山林书体。同理,阅历代医籍,阅其方,识其法,悟其道,得其精髓,成己之术。师古不泥古,在守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遂有了太极辨证思维模式、病机四论识病体系和方证立论之临床应用法式,从而有了一套柳氏医学著作,形成了柳氏医学流派之学术体系,此即“医者,意也”之谓也。

       师字   少逸   于2O22年冬至后二日。

  【链接】毛笔书写出甲骨文、钟鼎文,不同于现代文书法,要尽显其原始文体的外象和神韵,又不失自己的笔墨风采。基于对古文字的理解,我所追求的甲骨文书法风格是苍劲又具铁笔韵味,钟鼎文书法力求“方圆中求奇拙”的逸趣古风。久而久之,受上古书法的影响和郑板桥“乱石铺街”书体启发,我将真草隶篆众书体融于笔端而形成了自己的书体。通篇结构像山林一样,错落有致;笔划如树林枝条一样,伸展自如、游刃有余;而尽求书法之古朴刚健,疏朗自如,精致大气,被书法界称之为“柳氏山林体”。故而2018年荣宝斋出版社破例为我这“业余”书家出版了《柳少逸书法集》《柳少逸陶刻文集》。著名书法家、荣宝斋书画院院长王登科作序云:“以散盘、毛公鼎、秦公簋、大盂鼎为筑基,深究笔法,探寻源流。随顺自然,化成万有。其作品涉猎书法、绘画、篆刻、制陶等领域,且能将其融会贯通,宛若天成。”

   ——节选自柳少逸“传承岐黄术 深心托豪素——我的民族文化传承之路”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