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秦越人以高超的济世之术,神奇的愈疾之法,构建了中医学术体系之雏形,创建了扁鹊医学流派,成为亘古至西汉集中国医学之大成者第一人,从而确立其为一代宗师的地位,所以成为太史公在《史记》中立传的医学界第一人。(柳少逸)
读《史记》论扁鹊
扁鹊里籍名号考述(1)——“齐渤海秦越人也。”
明·张居正《杂著》有云:“元气虚弱,身力衰惫,一有疾患,补东则耗西,实上则虚下,虽有‘扁卢’,无可奈何。”讲的是病入膏肓,就是神医扁卢再世,也无济于事。杨玄操《黄帝八十一难经注》自序中认为:《难经》“斯乃渤海秦越人所作也。越人受
扁鹊,原名秦越人,为先秦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其受业
笔者认为:从太史公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有扁鹊“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及扁鹊自称“臣齐渤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的史实,说明了秦越人为齐人,且行医出道于齐地,而医名盛于赵地,罹难于秦国。扁鹊医迹遍及中原各国,并能“随俗而变”,且“名闻天下”。此时之越人,已成为战国时饮誉中原各国之良医也,亦即太史公之“扁鹊言医,为方者宗”之谓也。故尔,笔者认为:我们关注的当是秦越人在中国医学史中的地位,及扁鹊医学之学术特色。而其里籍及名号之考证就不那么重要了。
【注】本文节选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柳少逸著《柳少逸医论医话选》2015年4月第一版“读史记,论扁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