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柳少逸:扁鹊里籍名号考述——“齐渤海秦越人也。”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12-15 09:02:14

   【按】秦越人以高超的济世之术,神奇的愈疾之法,构建了中医学术体系之雏形,创建了扁鹊医学流派,成为亘古至西汉集中国医学之大成者第一人,从而确立其为一代宗师的地位,所以成为太史公在《史记》中立传的医学界第一人。(柳少逸)

读《史记》论扁鹊

扁鹊里籍名号考述(1)——“齐渤海秦越人也。”

  明·张居正《杂著》有云:“元气虚弱,身力衰惫,一有疾患,补东则耗西,实上则虚下,虽有‘扁卢’,无可奈何。”讲的是病入膏肓,就是神医扁卢再世,也无济于事。杨玄操《黄帝八十一难经注》自序中认为:《难经》“斯乃渤海秦越人所作也。越人受君之秘术,遂洞明医道,至能徹视府脏,刳肠剔心。以其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乃号之为扁鹊,又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世或以卢扁为二人者,斯实谬矣”。由此可见,历代对扁鹊为医学鼻祖地位的认同。

  扁鹊,原名秦越人,为先秦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其受业于长桑君,又授徒子阳、子豹等弟子十余人。越人医术精湛,内外妇儿诸科均有所成,行医于战国时中原诸国,且能“随俗为变”。在赵为“带下医”;至周“为耳目痹医”;入秦“为小儿医”,从而“扁鹊名闻天下”。故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称“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易也”;“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从而在史学上确立了秦越人为医学鼻祖的地位。同时因太史公在《史记》中有“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及“臣齐渤海秦越人也,家在於郑”等语,从而产生了后世对秦越人里籍之争。即有扁鹊里籍为郑地(今河北省任丘)说,及齐国卢人(今山东省长清)说。齐国卢人说源自西汉杨雄《法言·重黎篇》“扁鹊卢人也”的记载,尚有东汉高诱《战国策·秦策》注:“扁鹊卢人也,字越人。”汉三国时韦昭《汉书·高帝论》注:“扁鹊,太山卢人也,名越人。”而范文澜《中国通史》、南开大学出版之《中国古代史》均称扁鹊为齐人,说明了史学界是没有异议的。从而又形成了扁鹊里籍为齐国卢人之历史资料。并因此秦越人除了有“扁鹊”之号外,尝有“扁卢”、“卢医”之称谓。亦成为后世史家对“名医”、“良医”之誉称。

  笔者认为:从太史公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有扁鹊“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及扁鹊自称“臣齐渤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的史实,说明了秦越人为齐人,且行医出道于齐地,而医名盛于赵地,罹难于秦国。扁鹊医迹遍及中原各国,并能“随俗而变”,且“名闻天下”。此时之越人,已成为战国时饮誉中原各国之良医也,亦即太史公之“扁鹊言医,为方者宗”之谓也。故尔,笔者认为:我们关注的当是秦越人在中国医学史中的地位,及扁鹊医学之学术特色。而其里籍及名号之考证就不那么重要了。

 【注】本文节选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柳少逸著《柳少逸医论医话选》2015年4月第一版“读史记,论扁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