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柳少逸老师论五运六气学说在《内经》中的地位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11-18 07:59:05

五运六气学说在《内经》中的地位

柳少逸

  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者,通神明之理。

              ——《素问·气交变大论》

  《黄帝内经》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们祖先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结晶。其成书经历了东汉以前七、八个世纪的时间,是古代医家集体创作的。

  运气学说源于阴阳五行学说,所以在《黄帝内经》的早期作品中,也已涉及运气的内容。就《素问》而言,《上古天真论》就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及“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的养生大论。《四气调神大论》主要讲春、夏、秋、冬四时气序变化规律和人应如何顺时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论,就是在该篇中讲到的。第3~7篇,亦都是谈阴阳与运气关系的。《生气通天论》中“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就是运气学说源于阴阳学说的见证。《阴阳应象大论》“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则充分说明了“不知运气而为医,欲其无害则鲜矣”。

  《黄帝内经》中论及运气学说的篇数约占三分之二,且《素问》的后期著作,主要论述五运六气。至东汉时期,五运六气学说已发展成为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且有运气七篇大论。这时的医家据“天地大化,运行之节,临御之纪,阴阳之政,寒暑之令”,推断、预见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掌握了治疗的主动权,使中医学在理论上和临床治疗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黄帝内经》还引用了不少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前期的作品引用古医书17种(《五色》《脉变》《揆度》《奇恒》《九针》《针经》《热论》《刺法》《下经》《本病》《阴阳》《阴阳十二官相使》《上经》《金匮》《脉经》《从容》《刑法》),后期作品引用古医书4种(《太始天元册》《脉法》《大要》《脉要》)。从引用古医书的条文看,《上经》《太始天元册》《大要》等书,多谈及运气,这说明在《黄帝内经》的整个成书时代中,还有一些著作是关于运气学说的。

  运气学说在《黄帝内经》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说明这一学说源远流长,若避而不谈或贬低运气学说去谈《内经》的重要性,则是不恰当的。

  【注】本文节选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柳少逸著《柳少逸师承纪事》2021年6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