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柳少逸老师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内经》的核心理论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11-18 07:59:05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内经》的核心理论

柳少逸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素问·上古天真论》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此乃《素问》首篇“上古天真论”之首论。却病延年是医学研究的目的,而此论是《黄帝内经》通篇阐述之主题,而核心内容是“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形与神俱”。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道——阴阳——术数”的象、数、理(道)的核心理论,及医道、医术、医学(狭义医学)的《黄帝内经》中医学结构问题。“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形与神俱”,及“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中医学结构,寓有“人类——环境系统”、“形神系统”这一系统论思想内容。这种基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太极思维的整体论观点,构建了《黄帝内经》的中医学术思想,笔者概之为“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统一的生命观、太极思维的辨证观”。《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源于中国数术学的三大基本理论,即“太极论的道论”,由道而产生的“三五论的数论”,由数而产生的“形神论的象论”。故而,源于中国数术学理论体系的《黄帝内经》中医学,即中国象数医学,是由象、数、理(道)三个层次组成。于是,探讨《黄帝内经》中医学的结构,首先要从“道论”说起,继而通晓中国数术学的基本理论和精微理论,方能妙识玄通,登堂入室,以掌握《黄帝内经》中医学的基本内容。此即唐·王冰“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之谓也。由此可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黄帝内经》中医学的核心理论,而“形与神俱”是医学所追求的终极目的。

  【注】本文节选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柳少逸著《柳少逸师承纪事》2021年6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