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课徒晨语:谈读书笔记与“细说”成文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11-08 10:19:54

        谈读书笔记与“细说”成文

        在2018年成立我的“传承工作室”时,我力倡你们“拆书”,而以“问对”成文或结集,这是一种“精读”与“心悟”的学研方式,久之可达“神读”之境,我称之曰“细说模式”。如我“翻烂”了几本《素问》《灵枢》,学研之,慎思之,验用之,细说之,而有《内经》“三论”及医经学派针灸术、医经学派推拿术专著结集;学研《伤寒杂病论》,而广验于临床,而有仲景学诸书的付梓;学研《神农本草经》,得其“序录”之奥蕴,故有《三解》(《神农本草经三解》)结集。实则是“细说”自己的“读”、“验”(或曰研)体悟。

       玉贤的《柳氏医学流派》巨著,从目录上看,主要有七个立题,至正篇用八个章节来阐述,这也是一种“细说”的模式。近见永前网发了海焱的一篇文章:“胶东柳氏医派小儿惊风常见推拿手法概述”。实则是拙著《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中第五讲、第六讲中,关于运用“惊风方”治疗“惊风病”的内容。同样是海焱学、验、悟的“细说”。当然为文不必具我的名字了,只要出具法、方是源自柳氏医著何书,就可冠以柳氏医派了。

       鉴于传承的主题是“守正、创新”,而医派诸省项任务书中,有诸多的要求及指标。如要有读书笔记及学习心得,推广医术要有医案及解读,要有优势病种及诊疗技术方案的推出,还要有一定数目的论文和医著。我想在这些工作中,面上的工作是读书的“笔记”和“心得”了。所以王海焱的文章,既是读书笔记,又是学习心得和感悟了,假以时日,便有了传承之治验。柳氏医学著作是“细说”出来的,实则这事大家也在做。我用“细说”一词,来解读柳氏医学著作及柳氏医学的创新体系,是在漫长的学、悟、验中形成的。同理你们的传承工作,没有“心中了了”一说,任务书就是让你“细说”于笔端。而柳氏医派之名,一是有“处方知”的功力,二是由文字“细说”出来的。所以你们面对省项的任务书,不是抄书空谈,而是要“细说”你们一代的传承史,拓展你们一代的创业史,任重道远啊!这对你们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蜕变!你们谁能有“蝉鸣”,谁能有“蝶舞”,当有此一搏。

                          柳少逸于2022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