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导师讲座第三期:柳氏病机四论辨证思维在胸痹心痛治疗中的应用(6)胸痹验案举隅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11-06 19:05:59

柳氏病机四论辨证思维在胸痹心痛治疗中的应用

蔡锡英

      一、概述(从前)

      二、柳氏医派病机四论对“胸痹心痛”的认识(从前)

(一)虚损论与胸痹心痛

   (二)枢机论与胸痹心痛

   (三)气化论与胸痹心痛

   (四)痰瘀论与胸痹心痛

    三、胸痹心痛的常用分型

    四、常用方剂

    五、病案举例

   例一

   董××,女,53岁,20191216日初诊。

   主诉:胸闷憋气多年,伴心前区疼痛7天。

   现病史:患者多年来,时有心慌、胸闷、憋气感,未在意。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感胸闷憋加重,有时心前区和胸骨后疼痛,发作时间约数秒钟。发作时,不敢说话,不能活动,休息后可缓解,素体肥胖,有时烘热汗出,疲乏无力,面暗赤,入睡难,大便难。脉细,舌质暗红苔薄。心电图检查:T波低平。

   既往史: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后1年,颈腰椎病史。

   辨证:心肾阴虚,心脉失养,痰瘀阻滞。

   诊断:胸痹心痛(冠心病,心肌缺血)

   治法:益元荣脉,化痰祛瘀

   方药:益元荣脉方合银杏五苓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生地15g,山萸肉15g,山药15g,菟丝子15g,川断12g,寄生12g,杜仲12g,天冬10g,麦冬15g,玄驹10g,鹿角片12g,龟板12g,焦楂30g,白果仁12g,丹参15g,红景天12g,车前子12g,女贞子30g,月见子12g,白术15g,云苓15g,泽泻15g,桂枝12g,绞股蓝15g,荷叶10g,诃子12g,乌梅12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2g,桃仁10g,红花10g,柴胡12g,枳壳10g,川牛膝12g,桔梗12g,土元12g,龙骨15g,牡蛎30g,甘草10g。共四剂,水煎服。因瘀滞较重,方中加土元,以助血府逐瘀汤之力;加龙骨、牡蛎,以助睡眠。

   20191220日复诊:未再出现胸闷憋气,心胸亦未再出现疼痛,余证亦明显减轻。复查心电图,显示大致正常心电图。守方继服7剂,以固疗效。

   例二

   潘××,男,68岁,2020428日初诊。

   主诉:胸闷心痛约2年。

   现病史:患者近两年来,经常出现胸闷憋气、胸痛症,且动则气喘。疼痛发作时间不一,最长约2个小时,短则数秒,有时可放射至背部。发作时不能活动,不敢大声说话。到三甲医院看过,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二三尖瓣返流,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少量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服诸多西药疗效不佳,故求中医药治疗。素头晕颈项不适,腰部疼痛,健忘,睡眠差。脉细弦,舌质暗红苔薄黄。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约10年,服降压药控制。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心脉受损。

   治法:益元荣脉,滋阴潜阳。

   方药:益元荣脉方合三甲复脉汤、血府逐瘀汤化裁。

   生地15g,山萸肉15g,山药15g,菟丝子15g,川断12g,寄生12g,杜仲12g,天冬10g,麦冬15g,玄驹10g,鹿角片12g,龟板12g,焦楂30g,白果仁12g,丹参15g,红景天12g,阿胶6g(烊化),鳖甲10g,生牡蛎3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2g,桃仁10g,红花10g,柴胡12g,枳壳10g,桔梗12g,川牛膝12g,土元12g,瓜蒌10g,甘草10g

   加土元、瓜蒌,意在活血化瘀,宽胸理气。此方加减服用70剂,诸证大减,无过重体力活动时,状如常人。

   例三

   于××,男,66岁,2018430日初诊。

   主诉:心慌胸闷憋气2月余,伴纳呆两月。

   现病史:患者于2个月前,因心慌胸闷憋气到三甲医院检查,诊为“心动过缓,心肌缺血”,建议安装起搏器,患者拒绝。现心慌胸闷,极度疲乏,自汗盗汗,纳呆,进食极少,食则嗝气,动则气喘,卧床不起月余,睡眠差,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糙裂纹,脉结代细弱。

   既往史:胃炎史多年。

   诊断:1、胸痹2、虚损3、厌食

   辨证:肾元不足,心气虚衰,心脉失养;脾胃虚弱。

   治法:益元荣脉,养心复脉;健脾益胃,调理气机。

   方药:先以益元健脾方合香砂六君子汤,调理脾胃,改善食欲。

   201861日复诊:服药10剂后,胃症平,纳食好,乏力减轻,自汗大减。调方,以补肾益元,养心复脉。方以柳氏益元方合生脉散、血府逐瘀汤加味:菟丝子30g,枸杞子15g,山萸肉15g,山药15g,熟地15g,怀牛膝15g,川断15g,寄生15g,杜仲15g,补骨脂15g,车前子30g,女贞子30g,红景天15g,人参10g,麦冬20g,五味子12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15g,桃仁12g,红花12g,柴胡10g,枳壳10g,桔梗10g,川牛膝10g,地龙10g,土元10g,鹿含草15g,淫羊藿15g,黄芪30g,玄驹10g,鹿角片10g,甘草10g

   此方稍做加减,共服药100剂,一如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