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导师讲座第三期:柳氏病机四论辨证思维在胸痹心痛治疗中的应用(3)枢机论与胸痹心痛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11-06 19:05:59

柳氏病机四论辨证思维在胸痹心痛治疗中的应用

蔡锡英

      一、概述(从前)

      二、柳氏医派病机四论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一)虚损论与胸痹心痛(从前)

   (二)枢机论与胸痹心痛

   何为枢机?要认识枢机,必先了解气机。气机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也就是说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称气机。《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是说人体所有的器官都有升降出入运动。

   升降出入运动是气机的运动形式,而主司气机运动与气的升降出入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和经络,即是枢机。如:少阳为枢,少阴为枢,肝为主疏泄条达的枢机之脏等。

   1、从六经论枢机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云:“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并云:“动在少阳,不动在少阴。”从经络排列而言,三阳经中,少阳居中;三阴经中,少阴居中。少阳少阴关联各自内外两经,出入升降内外两经经气,故可为“出病之道路,入病之门户”,故而为枢。从少阳少阴两枢脏腑功能而论,少阳之枢,在腑为三焦和胆。“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上焦如雾”,开发宣化,若雾露之溉;“中焦如沤”,泌糟粕、蒸津液,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下焦如渎”,传化糟粕。同时,三焦主通行元气,为水液运行之通路。少阳胆腑与肝相表里,助肝之疏泄功能,肝气泄于胆,即为胆汁,肝的疏泄对脾胃的升降及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与胆汁协助是分不开的。故“少阳为枢”。腑为阳,其功能以传化开合为特征,故“动在少阳”。若少阳枢机被郁,则三焦气、液的气化功能即会受到影响。气机不利,则气、液的输布和循行就会受阻,而出现气滞津停,气滞血瘀等。胆经被郁,则肝的疏泄功能亦会受制。故,若少阳气机不利,枢机失转,则气滞血瘀,诱发胸痹心痛。少阴之枢为心肾。肾藏精,在元气的推动、激发、温煦、气化功能的作用下,向五脏枢转精气;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通过脉道而向身体枢转阴血。故,若少阴之枢不利,人体危矣。脏属阴,精血亦属阴,且精血必秘藏而用,故“不动在少阴”。对于“动”枢与“不动”之枢,《难经正义》第四卷·论病篇云:“脏为阴,阴主静,故而不移;腑为阳,阳为动,故上下流行也。”

   故,从六经而论,少阳少阴均为枢,一动一静,一阳一阴,共同主司人体功能活动及精气阴血的转枢功能,若二者枢机不利,则气滞血瘀,气滞津停,津血停凝,发为阴邪,阻滞心脉,而作胸痹心痛。

   2.肝主疏泄

   肝为刚脏,风木之脏,其生理特点,主升、主动、主条达,故能调畅全身气机,推动、促进和调节血液津液的运行,肝的这一功能即为肝主疏泄。若肝失疏泄,则气机升降出入受阻,血液津液运行不畅,则气滞血瘀,气滞津停,瘀血痰饮闭阻心脉,则会引发胸痹心痛。故而郁怒烦闷会诱发该病发生。

   肝藏血,体阴而用阳,且能调节外周血循环量。《素问·五脏生成篇》有“故人卧血归于肝”之说。王冰注释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若肝血亏虚,肝阴不足,肝阳失制必亢,气机逆乱,血行失控,必定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诱发胸痹心痛。若暴怒愤恚,气血逆乱,甚可诱发心性卒中。

   由上可见,用枢机论认识胸痹心痛,在发病机理上,具有重要意义。

(待续)。。。。。

学生李萍(左)与蔡老师(右)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