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刘玉贤《柳氏医学流派》付梓!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09-27 11:18:56


 刘玉贤《柳氏医学流派》付梓!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首席策划肖培新教授:刘(玉贤)老师的大作概括了柳氏医学的各个方面,并且饱含深情,对工作室的同志们来说,学有依托(相当于课本),可更好地领会柳氏医学流派的真髓。

       柳氏医派代表人物柳少逸教授:柳氏医派倡“三必″,是注重基础理论的掌握;倡“三知″,是掌握多种医技验于临床;倡“方证立论法式″,是要熟谙大辨证的临床应用。明·王守仁《传习录》记云:“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我是在“翻烂″了《黄帝内经》,又得吉忱公“神读″、“心悟″之心法,而有“《内经》三论”成编;熟谙仲景之书,而有《伤寒方证便览》《少阳之宗》《金匮要略讲稿》。熟谙“方证立论法式”,故有对二公医案之解读。至“三知″之学,对柳氏中医之“复健技术",能承一技而为传人也可。惜不识真谛,故难成其传。汉·《韩诗·外传》记云:“一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让″:谦让不骄。此刘玉贤成才、成此书之谓也!也诚如汉·《论衡》“实知篇”所云:“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汉敬德《柳氏中医临证传承实录》、刘玉贤《柳氏医学流派》医著的结集付梓,实乃二人之“知行″之见证录也,亦其有为传承之修为也。

      学派的发展关键在人,又在“志存高远″,最忌的是一个“懈″字,即“坚持不懈″、“持之以衡″,方可成为医派传人。万不可“明日复明日″,而成医派“看客″。

《中国中医药报》主任记者周颖主任:  

祝贺《柳氏医学流派》出版

2022.9.21

周颖

鸿篇巨著字百万,

精研深考业斐然。

随师创派集全力,

史书辉煌第一篇。

桃李硕果满杏坛,

绿叶托举墨同研。

鸡声灯影传贤俊,

赓续柳派志更坚。

       山东省中医药大学博导尹常健教授:什么是传承?传承不在于举行多么隆重的仪式,也不在于多么庄严的承诺,而在于实干真干,有良师有优徒,有队伍有团体,有源头活水,有后继英才,《柳氏医学流派》问世堪称中医学术传承的典范。

     原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李仲军教授:收到刘玉贤同志巨著柳氏医学流派》,谢谢柳先生惠赐。刚收到,还没来得及学习,不好评价。上次见到几位柳校长学生,这次又收到巨著,感到,柳氏医学传承后继有人,柳氏医学发展大有希望,柳校长、永前院长所做的一切了不起。

“薪不尽,则火不止。”一一《战国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处原处长赵来喜教授:今天刚收到还带着墨香的达134万字的巨著《柳氏医学流派》,心里不由感慨万千。您(柳少逸先生)能拥有刘玉贤此辈优秀传承人幸矣!足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柳氏医学的确后继有人,柳氏传承工作室大有人才。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肖培新主任作为该书策划、责任编辑更是功不可没!在此谨向您以及您的诸位弟子深表最诚挚的祝贺!2022.9.21于家中

       荣成市卫生学校原校长孙新江:传承中华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脊梁的体现!
     
      
     柳少逸老师致工作室弟子:对柳氏医学的形成,柳氏医派的发展,我和蔡(锡英)老师承前启后,只是干了些“活儿″。肖(培新)老师推出了一套“柳氏医学丛书,和一个中医学派,并界定了柳氏医派的四大“学术特色″。而玉贤长期随师创派,且对柳氏医学的感悟和对医派形成的认知,故研究有时,而有柳氏医派的流派“八大特征”的总结,方有鸿篇巨著《柳氏医学流派》研究的结集。所以第三章是肖老师对“柳氏医派的学术特点”的高度概括;而第四章是刘玉贤对“柳氏医派的流派特征"的亲身感悟。所以对柳氏医学的研究及传承,不光是医学理论和临床技术的学术,而是要有“新篇″、及学术创新,即医派的学术特色要有新的异彩,及流派特征要有新的征象。鉴于此,柳氏医学方可有新的创新,柳氏医派方可传承庚续。当然传承的第一要素是继承了,在继承本派之术同时,尚要容纳历代医家之术,来丰富自己,在沟通中进一步完善柳氏医学体系而求发展,而求创新,万不可固步自封,不求进取。还是那句老话为诫:“丘岭学山不至山,百川学海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