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今天收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寄来的《柳氏医学流派》样书,该书为柳氏医派第三代传承人刘玉贤兄编著,肖培新主任亲任责编。该著凡130余万言,作者通过挖掘流派的形成与传承轨迹、学术特色、诊疗技术,领悟柳氏医学的学术思想、医德医品,整理医派特征和创新学术体系,以期将传统中医流派的传承发展推向新阶段,积极推动中医传承和创新,扩大中医药的文化影响力。值此医派新著付梓,业师柳少逸先生对同学们有了“柳氏医派临床的两大要点”之发问,大家讨论热烈,这也引起了肖培新老师的关注。
——肖主任谈到:“刘(玉贤)老师的大作概括了柳氏医学的各个方面,并且饱含深情,对工作室的同志们来说,学有依托(相当于课本),可更好地领会柳氏医学流派的真髓。”并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叶放教授对“中医思维的分层”启迪大家(分享于后)。
——柳老师也感言:“我不能把‘柳氏医学丛书’全部讲解给你们听,所以以自已从师心得而有《柳少逸师承纪事》和《柳少逸讲习笔录》结集出版。尤反复强调我感悟吉忱公‘神读’、‘心悟’之心法。因我这工作室同官办工作室一样,都有一个通病,即①均为三十不学艺之年(有家有业)。②‘带艺’投师,思维固化。③‘开室’后我发现有‘选择性取向’之从师倾向。故对我临床带教中的一些话及‘课徒晨语″没能认真地听进去。鉴于此,我以下限目标‘补偏救弊’,以逐步改变你们‘固化的临床思维方法’。从教材的‘方药立论法式’,引伸到‘方证立论法式’,再扩充之、引伸之、触长之,而逐渐感悟‘大辨证’的思维方式应用在疑难顽症中的重要意义,也有了‘辨大证’的底气和信心。我之所以让汉敬德、刘玉贤整理吉忱公的其它几部遗著,是因他们在实习时即领悟了柳氏中医的学习方法和临床思维方法。故而敬德有《柳氏中医临证传承实录》付梓;而刘玉贤有同汉敬德一样的从师经历,且几十年来随我创派,才有这本我称之为既是一部‘柳氏医派研究’的巨著,又是一部‘柳氏医学及其著作’导读的工具书。同时,也向世人讲述了发源于胶东一隅的‘柳氏医派’的发展史,也从中领略了柳氏医派几代人艰辛的创业史。阅玉贤的序、跋后,我真的心痛!玉贤一面在一线指导五莲县的‘抗疫’,又有出版社的两次’改稿’、‘校稿’任务,彰显的、传承的是柳氏医派传人‘为中医而生’的人生价值观。”“此论(指叶放教授‘中医思维的分层’)甚好,‘活法活用’是达到了‘治学’″的第三境界说。”
肖主任曾在柳老师出徒典礼上讲到,“柳老师是真正的经方派,柳老师就是从经方起家的,也是经方的践行者、体会者,是从经方中走出来的临床大家。走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有的人标记自己是铁杆中医,标记自己是经方派,但是他并没有走出来,没有走出经方的框架,反而被经方局限了他们自己的思维。”这也契合了叶教授中医思维的分层观。柳氏医学流派的核心思想是“太极思维,方证立论”,太极思维是柳氏中医临床辨证之法式,方证立论是柳氏中医临床论治之法式。故尔,此亦为柳氏医派传承之两大要点。
今将两位老师关于中医思维的交流分享给大家,可谓字字珠玑,望大家珍惜,不忘老师“自重、自强”之训。
2022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