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记者访谈(五):柳少逸老师谈中国象数医学学科体系建立的实践基础
原创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09-01 16:23:44
【记者访谈】
柳少逸老师谈中国象数医学学科体系建立的实践基础
问:
您建立中国象数医学理论体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也经历了一段心路历程。请问您对中国象数医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做了哪些实践方面的准备?
我早在没有提出中国象数医学概念以前,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将中国象数医学的原理用到诊疗疾病的过程,这自然为以后中国象数医学理论体系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疾病的发生与病死规律:
我在“中国钟”思想指导下,把自然界看作一个整体,人被看作自然界的个体,结合物候、气象、时辰等理论,对人体发病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推断出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力求掌握治疗的主动权,使临床治愈率大幅度提高。此即清·叶子雨“运气证治者,所以参天地阴阳之理,明五行衰旺之机,参气候之寒温,察民病之吉凶,推加补泻之法,施寒热温凉之剂”之谓也。1983年,我通过对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1974
~
1980年住院的中风病人共381例发病时间进行观察,从发病与岁运,发病与节气等方面加以分析,发现脑血管意外患者与岁运、节气等有密切的关系。从而得出“运气学说与脑血管意外(中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关系确是密切,不但可以预测每年内发病的大致情况,同时还能进一步掌握转归”的结论,从而撰有“试从运气学说探讨脑血管意外的发病规律”一文。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煎人寿。”此唐·李贺之名句。道出了“太阳神”和“月亮神”在悄悄地控制着人类的命运。人类自古就生活在这个列星运转的太阳系里,日升月落,“兔”走“鸟”飞,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自然循环现象,强烈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命活动;微妙地控制着人体的各种节律,积极地干预着人间的生老病死。此即人体气血运行,随着自然界阴阳消长周期而盛衰。即人与“天地相参”、同“日月相应”的周期节律。鉴于此,1985年,我又运用子午流注规律,对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1979
~
1981年3年间,具有完整资料的645例住院病死患者的病历,进行了分析(均是因病死亡,不包括车祸、外伤、手术、服毒者),发现病死时间规律与时辰、日期、季节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认识到:源于《内经》的“经脉流注”、“脏气法时”、“五脏逆传”、“五脏传移”及“阴阳应象”等五大规律的子午流注学说,有意识地运用“中国钟”的节律,探索各种“人体钟”的“危象点”和“最佳时”,教会人们注意逃过他们的大劫日——致命日。而有“子午流注与病死时间规律初探”一文,曾发表于《辽宁中医杂志》2001年第三期。
五音导引:
音乐疗法,是中医学传统疗法之一。音乐导引,是利用音乐的不同调式和不同节拍的旋律,作用于人的感官,从而起到补偏救弊、平秘阴阳的一种疗法。它来源于《周易·乾·文言》中的“同声相应”的理论。音乐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有可以影响人身心活动的作用。《礼记》有“乐者,音之内生也,其本在人身感于物也”的记载;《说苑》有“乐之动于内使人易道而好良,乐之动于内,使人温恭而文雅”的音乐导引的论述。余在“五音导引探赜”一文中,从音律产生的渊源,音乐导引的原理,及五音导引的功效,辨证施乐,施乐禁忌和导引音乐的选择等六个方面,建立起五音导引的学术体系。尤其是辨证施乐一节中,介绍了顺其季节施乐法、顺其脏腑性情施乐法、亢害承制施乐法、补母施乐法、泻子施乐法及攻补兼施施乐法等临床应用法则,为五音导引疗法建立起理论和临床应用体系。
正由于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准备,并在实践中有了一定的基础,其后,才得以有中国象数医学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