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李鹏:缘分真奇妙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08-05 08:28:15

缘分真奇妙
蓬莱市中医医院  李鹏
  有时候回想起来,感觉缘分这个东西真是很奇妙。
       2019年的春天,彼时我正在中医的道路上低头赶路,很多事情懵懵懂懂,有时候看着书,突然就开始后悔上学时候那些荒废的时间,如今早已毕业多年,在综合医院现行的制度下,专业面愈发狭窄。虽然早已担任科主任职务,有时心里还是发虚,对中医框架下的“人”还是缺乏概念,并且每每思考也没得要领。有一次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机缘巧合翻到了柳老师的一些文章,细细读完以后,觉得柳老师对一些理论、疾病的切入点和思路,让人耳目一新,很多我不得要领的东西,经他的三言两语突然就觉豁然开朗。,后来又百度了一下,发现柳老师竟然离着我还不是很远,心里很高兴,想着有机会一定登门拜访一下,哪怕就是听一听老师的闲聊,也觉得挺好。
   那时,我刚知道老师开了传承工作室,有一次在王院长的微信中知道了老师要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讲痛风的内容。我一直也对痛风比较感兴趣,痛风病人不但多,并且在我们科室确实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急性发作的时候针灸、推拿、艾灸、微波、红光、电疗等等几乎都不起什么作用,一直都是头疼的项目。病人长期服用西药,有时候饮食稍微不注意,立刻就能诱发一次严重的疼痛,病人很痛苦,想来我们科室寻求一种疗效快且稳定的治疗方法,我们却无能为力,也是一个遗憾的事情。本着想好好搞一搞痛风病的这个念头,我联系了王院长。本来以为讲座是收费的,但王院长说柳老师都是免费为大家讲课,谁想来听都可以。这让老师的形象真的在我心里又高了很多。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周都开车从蓬莱往返两百多公里到莱阳,持续了两三个月,每次听课都认真做笔记,听完课晚上回家以后再查资料,临床上再慢慢验证,经过这三年的发展,我们科室通过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洗冷敷的方法来降低血尿酸、控制痛风的发作,在痛风的中医治疗上有了显著的疗效,在当地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口碑。在此感谢柳老师的无私授课。
   当然,也有一些小的遗憾,比如我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睡眠障碍,《卫气行》篇是我很想听柳老师讲的一节课,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还是错过了。因为去的次数多了,慢慢也就引起了老师的注意,柳老师是好客之人,时间允许的时候都要留我来一起吃午饭。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不好意思,老师教授完你知识还要留你吃饭,蹭学术还要跟着蹭饭,哪有这样的道理?厚着脸皮吃了几次,席间听老师闲聊,文史经哲,天南海北,甚是有趣,临走时还要再蹭书几本,柳老师还签上名字,写几句勉励的话。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真的充实而美妙。后来慢慢的也领着我的一些同学同事来拜访老师,很多人在看了老师的一些文章后,都觉得柳老师真是一个神人,像“阴阳动态平衡论”,颠覆了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常规的一些认知,这些都是学校老师从来都没有讲到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学习。
   到了年底的时候,非常有幸加入了柳老师的工作室,认识了更多的同门。因我入门比较晚,对柳老师的学术体系需要重新学习,在各位同门的帮助下也开始慢慢的自己写一些文字,记录一些平常的临证心得,经历过一些神奇的疗效之后,对中医也越发的喜爱。汉敬德师兄的著作出版以后,我给我们医院的每个院长都送了一本,说这是我师兄的大作,借此也可以了解柳老师的学术风范,《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给我们科室的儿推医生每人一本,希望他们学习了以后能更好的应用在临床。我们医院的儿科主任是西医出身的主任医师,特别喜欢中医,身体有点不舒服就跑到我们科室用中医疗法调理,经常一边做艾灸一边听《伤寒论》的讲课,也经常给患者开点小方子,年初我把老师题写的字挂在治疗室的墙上,被她看到了,问我:柳少逸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我说是我师父。她说想起来了,刚买了一本《伤寒方证便览》正在看,作者就是柳少逸,没想到你能跟着他学啊,机会真好。我们医院的老院长邹增平院长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这个事,有一次遇见我,还问候柳老师的近况,说柳老师水平很高,要好好跟师学学。
   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本来想着入门以后慢慢通过听课等方式,进一步深入学习,结果新冠疫情这两年,所有的医疗机构都是各种状态的忙,出行受限,门诊停诊等等,跟着老师继续学习的计划一拖再拖,也都乱了。真心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尽早回到以前的状态,好好学习,把柳氏医学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