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李羲林:我的柳氏中医缘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08-02 11:00:45

我的柳
我的柳氏中医缘
李羲林
   初识杏林,不知是几何时,在我还是孩提的时候,就以家中药铺的药香为伴,然孩提无忧,不知所故,路在何方。待到成长,我已初中的时候,学校班级组织多次的校外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身为医生的父亲,被学校邀请作为学生们的医疗保障队员,以至于在这段时间里,我很骄傲我的父亲是名医生,是名中医,那一刻,我有一个感觉,有一颗种子在心灵的土地里不断的蕴育,渴望着破土而出,去面见我想要看到的广阔天空。
   父亲时常跟我说起,他有一位老师,叫柳少逸,父亲称之为柳老师,我称之为柳爷爷。柳爷爷是个名副其实的中医大家,是我父亲的启蒙老师,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因为有柳爷爷,我的父亲在学医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有了如今这番成就。
   如今我的父亲继续跟随柳爷爷的步伐上进学习,加入了柳爷爷创立的胶东柳氏医学流派,更深层次地学习中医学术。好奇的我问到柳爷爷是什么样子,父亲这时两眼炯炯有神,说与我听,随着我父亲的描述,我的思绪回到髫年之时。
   那是年后的一个夜晚,爸爸开着车带着妈妈和我,给在威海的祖父母拜年后打道回府,那晚的高速路上没有一点灯光,下起了大雾,我们一家转道去拜访一两个人,目的地莱阳五龙河畔的梨乡园旁。幼时的我贪睡,在昏昏朦朦中抵达,那是黑暗中的一束光亮,思绪朦胧,随父母进入那透出光的大门。慢慢走近,记忆里一阵花香飘过,庭院里摆满了花草,青瓷翠木,仿佛入了梦境般,甚是清香,屋里灯光亮起,两道身影随着光亮走出,一道高大挺拔,如竹节气魄,韧而有度;一道温文尔雅,透骨温婉。瞬间使我心神吸引,高大挺拔的是柳爷爷,温文尔雅的是蔡奶奶。入屋,记忆中屋里古色古香,令人心静。屋里有一把摇椅,是柳爷爷常坐的,父亲与柳爷爷相聊,母亲与蔡奶奶相聊,聊的都是学术与家常并举,那时不懂事的我倒是各种好奇,这也瞧瞧那也碰碰,搁到现在也是熊孩子的份了,父亲也不惯着,时常喝止,我也就收敛了。印象最深刻的,在柳爷爷家中摆放着一个大葫芦,甚是好看,上面刻满了不认识的符号,现在看来,那是柳爷爷篆刻的文字,柳爷爷见我很喜爱这些葫芦,在我一家临走告别之际,转身从屋子里拿出来一个小葫芦给我,我拿着小葫芦爱不释手,里面还有种子,摇起来沙沙作响,当时的我很期待能发芽成长,一直保留到现在。如今回想,或许我心中那颗萌芽的种子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种下的,朦胧间指引我有了现在坚定不移的以医为梦,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以继承中医传统文化为这一生的向往追求。
       2020年庚子年季夏之际,我如愿考上了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这为我以后学习中医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年正值新冠疫情暴发的第一年,武汉疫情迫在眉睫,全国各地无数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在家中的我只恨空有一腔热血,而无半点医师才华,提笔潦草问初心(林也狂生耳。怅然间,岐黄医道,古今层楼。本草自古华夏路,医师父母心愁。何畏疾,千载岁悠。少年傲气望有成,心握笔,敢视天下秋!君不见,嘉道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长河流,仓公又可,怎视苍忧!今朝汉阳瘟疫起,万里群医甘救。只心同,恨身无沟。阴阳六气无常间,生世缘,承岐黄悠悠)。以表我心中学医之热血。
   入学前的假期,父亲不断嘱咐:柳老师非常注重中医基本功,其中药性赋是柳老师常常提起的,曾说过背熟之后也不要忘记每周再温习一遍,这是最扎实的,也是学医一辈子的。我谨记柳爷爷对后辈的教诲,也是对我这晚辈的语录,那段时间里,我将药性赋中寒、热、温、平四类药性反复记忆,达到背诵目的,不知觉中深感每一味药的配伍意义之奥妙,让我第一次踏入中医药的殿堂,辉煌而不见尽头,这再次坚定我学习中医的信念。
   然虽言语声至,但不见伟人,心中总有无处所寻,幼时所见的柳爷爷,在我心里唯留下“九尺”轮廓,正当我无措的时候,机会来了,听父亲说柳爷爷在莱阳的胶东柳氏医派传承工作室开展一个关于胃脘痛方证应用的学术传承讲座。一听是关于柳爷爷的讲座,内心激动无比。还未等父亲说完,我便请求父亲带着我去莱阳,一是想去一睹柳爷爷的风采,二是对柳爷爷所创办的柳氏医派充满了好奇。723日,我随父亲来到了莱阳复健医院,这里是柳氏医派的传承基地,在这里终于一见柳爷爷的真容,柳爷爷迈着稳健而有力的步伐,走上讲台,宽广的肩膀雄壮而有气势,如蓄势待发,仿佛一切疾病在柳爷爷的手上皆可烟消云散,一切尽在眼前。此次的讲座柳爷爷让我切实地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同时清晰填补了幼时记忆中柳爷爷的轮廓,在此次讲座过程中,我认识了陈安玉和孙忠强两位叔叔,他们都是我父亲的同门,我的师叔。临近结尾,柳爷爷在给父亲和师叔们讲解小儿推拿头部四大手法,王永前叔叔叫我过去给柳爷爷当“模特”,第一次和柳爷爷这中医大家如此近距离接触,激动伴着紧张,我竟不知走动,被王永前叔叔拽了一把,我为柳爷爷讲课做“模特”。讲解过程中我仔细听着柳爷爷的教学,从中学习到了“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按揉耳后高骨”等手法,之后我也经常练习这头部四大手法。父亲常笑我:我是柳氏医派第四代传承人,那你就是第五代喽。我听后不禁挺直腰板,犹如万丈凸起之山巅。
  转眼间到了开学季,踏上了心心念念的中医学习之路,学校的生活丰富而多彩,学习了中基、中诊、中药和方剂等中医相关基础课程,以及西医学的方方面面,医学相关的知识面拓展甚多,同学也各有各的长处,相聊甚欢。在校园里,除了在班上听老师讲课,剩下的空余时间会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学习,图书馆里的学习氛围浓厚,都是志同道合的中医学子,竞争也是异常激烈,偶尔我会在图书馆的书籍中不断穿梭,领悟古人的智慧和技巧。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了柳爷爷写的书,是一本《中医非药物疗法荟萃》,见此我急忙取下书翻开阅读了起来,书中内容丰富,针灸、推拿、食疗等解析精妙,更有各种养生导引之道,其中之一的鸣天鼓养生手法,我学在每天早上常用,精神百倍;因此,心中充满了期待,常常在书籍中穿梭,去追寻柳爷爷的足迹,还找到了诸多柳爷爷所著之书,如《柳少逸医论医话选》《经络腧穴原始》《中医外治法荟萃》《杏苑耕耘录》《五运六气三十二讲》等等,不禁感慨柳爷爷学识之广泛而精深,奈何时间仓促,不能一一拜读学习。
   “认认真真读书,老老实实做人。”是柳爷爷所立之师训。我也以此作为平时的常态,学习上做到坐功和背功的努力,做人上树立良好的品德,扎实稳妥,禁忌急躁求成。在学习中我也常常思考所学内容与柳氏医派所息息相关,在伤寒的论文答辩中,我引用了柳爷爷所著《柴胡汤类方及其应用》中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所谓“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开篇“少阳百病此为宗”令我深深震撼,纵览全篇,在其中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理解。
   读柳爷爷的书籍,追寻柳氏医派的传承足迹。一路上,父亲和各位师叔们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前行的力量。“未曾识君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我与中医,与柳氏医派,这样的缘分几世可曾修来?种子早已生根,广阔的天空未必遥远,记忆里,那黑暗的路上,那束光依旧指引着我。相信我,在不久的将来,路上花开,永以赤诚之心,学其所成,用以临证,不忘初心,执笔持书待用时!

   【注】李羲林,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0级中医专业学生,李卓睿张立岩之子,受父母影响,自小热爱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