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柳少逸老师小儿推拿十三大手法源流考证
原创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07-09 15:20:20
小儿推拿十三大手法源流考
柳少逸
小儿推拿十三大手法,实则是十三种复式推拿疗法,在小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最早的文献见于明·龚廷贤《小儿推拿秘旨》。
龚廷贤,字子才,号云林,明代著名医家,及气功、针灸、推拿学家。其父龚信,字瑞芝,明代著名医家,隶职太医院,纂辑有《古今医统》
8
卷,后由龚廷贤续编成
16
卷而成。龚廷贤早期随其父习医,勤研《内经》《难经》等历代医籍,并就教于诸家名医,遂以医术闻名。其后入御医院太医,并获“医林状元”匾额。撰述颇丰,著有《寿世保元》《万病回春》《小儿推拿活婴秘旨》《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歌》《种杏仙方》《鲁府禁方》《医学入门万病衡要》《复明眼方外科神验全书》《云林神彀》《极急神方》《神彀金丹》《新刊医林状元济世全书》等。并续编其父太医龚信《古今医鉴》。由此可见,龚氏是一位既有雄厚理论基础,又有家传师承之习医轨迹,加之其又勤于临床,故而有内、外、妇、儿、五官诸科之技,又精于针灸、推拿、养生诸术,遂成为一位知医药、知针灸、知推拿、知养生的医学家。从其著《小儿推拿活婴秘旨》
(
又名《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活婴全书》
)
可见其对推拿的重视。
陈氏《保婴神术按摩经》是与《小儿推拿秘旨》同时代的小儿推拿专著,对小儿推拿术有承前启后的贡献,例如复式手法,就有水底捞月,飞经走气、赤凤摇头、黄蜂出洞,按弦走搓摩、二龙戏珠、凤凰单展翅,猿猴摘果、打马过天河、天门入虎口、丹凤摇尾、孤雁遊飞、老汉板缯、斗肘走气、运水入土、运土入水等十余种。然能执简驶繁的当属龚廷贤,其根据临床实践,去粗择萃,精选出十三种复式推拿手法,以供临床应用。从其《小儿推拿活婴秘旨》中“十二手法主病赋”,及“十三手法诀”可知,计有黄蜂入洞、水底捞明月、凤凰单展翅、乌龙摆尾、双龙摆尾、老翁绞缯、猿猴摘果、打马过天河、按弦走搓摩、赤凤摇头、二龙戏珠、飞经走气、天门入虎口等十三手法。此是十三大手法首次提出和第一次总结。
骆如龙,字潜菴,清代医学家。精于儿科,尤注重推拿法。著有《幼科推拿秘书》
5
卷(
1784
年)。该书卷一以歌诀介绍观形察色、审音、切脉的方法;卷二详述穴道,并附有图像和概述推拿手法之门径;卷三详细介绍推拿手法,并对“十三大手法推拿”作了注释。卷四结合各种儿科病症,详细列出辨证施术的原则和推拿处方。卷五附录中药处方,以辅助推拿术之不及。从《幼科推拿秘书·十三大手法推拿注释》可知,此处的“黄蜂入洞”,“洞在小儿两鼻孔”,成为“寒重取汗之奇法”;弃去“将小指摇动如摆尾之状”的“乌龙摆尾”法,保留为“拿小儿食、小二指”之“双龙摆尾”法,成“解大小便结之妙法”;以“天门入虎口”合以“揉斗肘”,二法合一,名“天门入虎口重揉斗肘穴”法,成为“顺气生血之法”;“飞经走气法”,乃“化痰动气”之法。变“经”为一“金”字,成“飞金走气法”。金者,能生水也;走气者,行动也。故此乃金水相滋之法,以成去肺火之功。减去法似“掐脾经”的“老翁绞缯”(《保婴神术按摩经》称“老汉板缯”),增入“治泻痢之良法”,即“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之大复式手法;及“诸证推毕,以此法收之”“总收法”,即掐按伸摇肩井法。计有:天门入虎口重揉斗肘穴、打马过天河、黄蜂入洞、水底捞明月、飞金走气、按弦走搓摩、二龙戏珠、双龙摆尾、猿猴摘果、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赤凤摇头、凤凰单展翅,及总收法。由此可见,《幼科推拿秘书》是继《小儿推拿秘旨》之后,对复式手法及“十三大手法”的第二次总结。“乌龙摆尾”法,首见于龚廷贤《小儿推拿活婴秘旨》,是以“拿小儿小指”法。小指属肾,故其“开闭结”之功,在于通利小便。而《小儿推拿广意》之“苍龙摆尾”法,是以“拿小儿食、中、名三指”,故有通肝、心、肺三经之脉气。而《幼科推拿秘书》“十三大手法”中,易之为“双龙摆尾”,是以“拿小儿食、小二指”,则法重在通肝、肾二经之脉气。所以“十三大手法”,既是法,又是方,此是在小儿推拿治疗学中的重要意义。当然,“方从法立,以法统方”,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指导思想。如何正确地运用复式手法,《小儿推拿广意·指南赋》有“贵临机之通变,勿执一之成模”之论,此乃临床辨证施治之大法。从“十三大手法”形成的规迹,同整个中医学发展史一样,说明中医学理论无一不是常规,临床实践处处有机巧。神行于规矩之中,巧不出规矩之外,是推拿学从多的法和方产生的源泉。所以,今天我们应用“十三大手法”,“十三”当是一约数,不必强调是守龚氏法还是骆氏法,既然是复式手法,当根据临床辨证需要而施术。此是余撰写本文之另一意义。
【注】本文原载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柳少逸著《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2016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