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潘志杰:最稀蒙山茶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06-30 08:34:07

最稀蒙山茶

潘志杰

   提到茶,人们自然会想到“茶叶”。“蒙山茶肯定是四川雅州(今雅安巾)蒙山的芽茶。其实不然,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蒙山茶”,它就是山东临沂地区的“蒙山茶”。说它是茶,其实非茶。

   古籍有载。《本草纲目》21卷石蕊项下言:“(陈)藏器曰:石蕊生泰山石上,如花蕊,为丸散服之。今时无复有此也。王隐晋书:唐褒入林虑山,食木实,饵石蕊,遂得长年,即此也。又曰:石濡生石之阴,如屋游、垣衣之类,得雨即展,故名石濡。早青翠,端开四叶,山人名石芥。时珍曰:别录曰石濡,具其功用,不言形状。陈藏器言是屋游之类,复出石蕊一条,功同石濡,盖不知其即一物也。此物惟堵高山石上者为良。今人谓之蒙顶茶,生兖州蒙山石上,乃烟雾熏染,久结成,盖苔衣类也。彼人初刮取暴干馈人,谓之云茶。其状白色轻薄如花蕊,其气香如蕈,其味甘涩如茗。不可煎饮,止宜咀嚼及浸汤啜,清凉有味。唐褒入山饵此,以代茗而已。”

   又《纲目拾遗》:“《五杂俎》:蒙山在蜀雅州,其中峰顶尤极险秽,蛇虺虎狼所居,得采其茶,可蠲百疾。今山东人以蒙阴山下石衣为茶当之,非矣。然蒙阴茶性冷,可治胃热之病,性寒能消积滞。《纲目》有石蕊,云性温,不言消积滞。”

   由此可知:沂蒙山区的石蕊,早在唐朝以前就代茶用,且其有延年益寿之功。山于环境、气候等多方面的原因,此物极其难得,故而藏器有“今时无复有此也”的感叹。可见此物稀、贵,就在难得也。

   再看植物学描述:石蕊为地衣门石蕊科植物石蕊Cladonia rangiferina Web.的全株(枝状体),它的子器柄圆柱形,高5~10厘米,中空,全体灰白色,表面粗糙,有破孔,多分枝,枝顶具倾向于一侧的放射状小枝。干燥时硬脆,潮湿时柔软。子器生于小枝顶端,半球形,暗褐色。还有数种石蕊:如山岭石蕊、匙石蕊,以及常用中药松萝等。

   蒙山茶有很好的要用价值,其功效为清热解毒、生津化痰、明目凉肝、止血。主治烦热,口疮,咳血、吐血,偏正头痛,目翳昏花,热淋黄疸,刀伤出血等。《本草汇言》:能去心热烦闷不安,肝热眼障失明,脾热唇口疮发,肺热咽喉痰结,肾热小便淋闭,凡诸虚火、火郁之症,咸宜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