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柳少逸老师释“六六之节”、“九九制会”
原创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06-16 00:00:26
柳少逸:何谓六六之节九九制会
“节”,指度数。
古人以甲子纪天度,一个甲子六十日为一节,一年三百六十日为六节。
《黄帝内经》名之曰“六六之节”。
“藏象”,指属于体内藏器,其功能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
本篇重点探讨“六六之节”、“九九制会”,及脏腑的功能与四时的关系,故以“六节藏象论”名篇。
何为“九九制会”?《素问·六节藏象论》篇首记云:“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意谓天体的运行以六十甲子日为一年,人与地以九窍、九州为准度,与之配合,而人体血气交会出入有三百六十五腧穴。其道理是什么呢?故论中有“不知其所谓也”之问。继而有“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之对。此即《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之谓也。“天度者,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表述了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用以确定天度和气数的。“度”,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天度”,是计算日月行程迟数的。“数”,指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常数,“气数”,是标志着人与万物一年中变化生长节律的。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日行于白昼为阳,月行于夜晚为阴,日月运行在天体上有一定的部位,它的环周亦有一定的道路。每昼夜日行周天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月有大小,而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黄帝内经》以立春日为岁首,以太阳两次连续过立春点的时间为一年,长度为
365.25
个平太阳日,与季节变化的节律相符合,所以《黄帝内经》所谓的“岁”,是回归年。
【注】本文节选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柳少逸著《柳少逸师承纪事》(2021年6月第一版)“
二
十四节气对应二十四椎临床应用概述
”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