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柳少逸老师谈中医自学成才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06-15 15:56:46

柳少逸:谈中医自学成才
   “文是基础医是楼”,学好中医要有文化功底。文是什么?就是文史哲。古语“秀才学医,鸡笼捉鸡,说明什么?他学了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易经》、《诗经》、《礼经》、《左传》、《尚书》。)而再学中医就容易了。
   《易经》讲太极阴阳自然法则,所以学《内经》、《难经》、《脉经》、《伤寒杂病论》就比一般人容易的多。
   《论语》讲的“伦理学”、“人生哲学”,做医生,他就讲医德,因“医者仁学也”!再是要有小学功底。我小学的功课,是我父亲辅导而自学的。要说在座的没读小学,有的好说了,我连大学都念了,怎么说没念小学!孔子《大学》是讲理论的。而“小学”是文字学。中医教材《医古文》有讲了“文字学”的一些知识。仅是基础知识,是不够的,一是要备一本晋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兴趣可看一看《六书》等,否则不会成为一个“明医”。

   实际上自学成才,是一种私淑模式。除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研究中医名著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如我研究张仲景而有《伤寒方证便览》、《金匮方证便览》、《少阳之宗》等。研究某方剂,对他的方证、煎法、服法都要细研,更要看方源,即原著,如补中益气汤要看东垣《脾胃论》,此方由补脾胃降阴火升阳汤衍化而成;镇肝息风汤要看《医学衷中参西录》,此方是有建瓴汤化裁而来;血府逐瘀汤要看《医林改错》,该方是由经方四逆散,时方桃红四物汤加桔梗一升,牛膝一降,通达枢机而成。他如左归、右归,要看有“张熟地”之名张景岳的书结合《内经》就会明白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他是一位“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的医者。为什么说他理必《内经》:如《内经》有“善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论。为什么说他“法必仲景”呢?他的“左归”、“右归”,就是源于“金匮肾气丸”。仲景方也是宗《内经》之理,如“四逆散”:柴胡一升,枳实一降,则气机启动,气机得畅,肝功能是“体阴而用阳”,柴胡主疏肝气,疏泄太过会伤肝阴,故有芍药之酸味,甘草之甘味,成“酸甘化阴”之伍,于是肝气得舒,肝阴得补。这是仲景理必《内经》,药必《本经》之轨迹。
   【注】本文节选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柳少逸著《柳少逸讲习笔录·浅谈中医学的有序传承》(2021年10月第一版)“我对中医传承模式的认识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