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周颖:柳氏家训(语音版)

周颖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05-15 15:22:42

(柳吉忱夫妇)

柳氏家训  

       “认真读书,老实做人。”是家训,也是师训、院训。柳少逸走到哪里,就把这句话带到哪里。
   “家训”多为社会有识之士,试图告诫子孙后代尽力遵守的各项道德规范,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掌握其治国为民之术,不致于在险恶的社会坏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招致覆亡之灾的良苦用心。多数家训为名儒所立,这些名儒又多是忧国忧民之士,所立家训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谦虚谨慎、团结友善的民族精神,即《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传统启蒙教育读物《三字经》中的一段话。表述的是家教要有严父,师教要有严师。所以这是教育的两条原则,而且表述了育人必须家教与师教相结合。
    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家族中长辈对子孙的教育,“严父慈母”是传统家教的一种模式。柳少逸出生于一耕读世家,从小有严格的家教。予名柳岸,望子成才;字少逸,乃多劳之意,故以字行。因其父亲一生就学、业医,于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所以他的家教主要是由母亲承担。
    母亲对他要求很严,除对家训“认真读书,老实做人”进行训导外,尝有严格礼教。若不听话,轻则训斥,重则挨鸡毛掸子或烧火棍。
    他的父亲既是严父又是严师。从小就让其背诵《百字铭》,及长要背诵《百家姓》及名人家训,熟读《三字经》《千字文》。柳少逸从而知道为何要读书,明白如何做人。如今,“我的父母去世十几年了,可是父母的音容笑貌常浮现在我眼前,永不晦暗。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对父母的真敬、真爱,是语言无法表达的。”柳少逸深情地说。
    “若要说我的人生有一点成就的话,是父母教会我到人世间来的责任——创造社会财富。”
    早在1987年,山东扁鹊国医学校(山东烟台中医药专修学院的前身)成立之时,时任校长的柳少逸就将中华传统文化《周礼三行》之“亲父母、尊贤良、师事长”立为校训,将其柳氏家训强化为“认认真真读书、老老实实做人”而立为师训。这不仅影响了一批批扁鹊学子,而且教化了一个个柳氏门人。
    随着学生们的毕业离校,这种精神也带到全国各地,受益人群以几何倍数增长。每每同学聚会,大家谈到最多的还是师训和校训。这影响着各人一生的为人处事,有的同学直接立为自家家训,而教导子孙。
    “认认真真读书,老老实实做人”的优良传统至今保持,30余载柳少逸培养了大批德艺双馨的人才,为各级医疗机构输送了大批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医务工作者。
    “认认真真读书,老老实实做人”的师训作为行为准则,多少年来,深入到了每一位扁鹊人的心里,也成为了柳氏门下所有人的自觉行动。
    2009年莱阳复健医院成立,大家以师训为准绳,从而“认认真真读书,老老实实做人”,并成了所有复健职工的行动法则。大家认为,虽然教育和医疗有所不同,但育人和救人都是仁举,都须仁心,“认真”“老实”既是治学态度,又是治学方法。

    【注】本文选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周颖著《大医鸿儒1柳少逸世医传承录》2020年12月第一版。

【链接】

作者简介

周颖,安徽人。中国中医药报主任记者,曾担任总编室主任、记者部主任。喜文、学文、习文数年,曾策划和参与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突发事件的中医药报道,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展示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文化价值、悠久历史、独特魅力和中医药人的时代风采。

作品“让残疾人扬起生活的风帆”、“特殊的关爱给特殊的人群”、“大医风范”、“王汤药与她的村卫生室”系列报道、“两岸情系中医药”等作品获得多届全国中医药好新闻奖,还参编《郭春园——人民健康好卫士》《中医药发展白皮书》《中医药发展大会论文汇编》等多部书籍。知天命之后,信笔漫步,直道心源,结集《记者看中医》和《厅长郎中张奇文》。

作者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