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蔡锡英老师治疗肾小球肾炎案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03-25 11:33:04

蔡锡英:急性肾小球肾炎验案

病史摘要:

赵某卿,女,50岁,因“双侧眼睑及下肢浮肿月余”,于2016年8月22日初诊。患者1月前于劳累后出现眼睑及下肢浮肿,伴有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随即到医院检查,查尿常规:尿蛋白(++),潜血(++),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治疗20天,应用激素治疗,出院时查尿常规:尿蛋白(+-),潜血(++)。近日复查尿常规:尿蛋白(++),潜血(++)。仍觉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动则心慌气短,纳可,眠一般,二便尚可。查体:体温36.5℃,血压140/80mmHg,心率75次/分,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舌质暗红苔薄,脉沉细弱。

辨证分析:肾元不足,气化失司,水液潴留。

诊断: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

治则:补肾填精,化气通脉,利水消肿。

方药:桂枝茯苓丸易汤化裁

桂枝15g,云苓15g,丹皮15g,赤芍15g,炒桃仁12g,红花12g,当归10g,川芎10g,炒白芍10g,熟地10g,红参10g,炒白术15g,赤灵芝15g,绞股兰15g,车前子30g(包煎),女贞子30g,覆盆子30g,沙苑子15g,芡实15g,金樱子15g,玄驹12g,鹿角片12g,制龟板10g,制鳖甲10g,三七10g,丹参15g,穿山龙30g,黄芪30g,益母草15g,甘草10g。

4剂,每剂水煎取汁200毫升,早晚分服。

二诊:2016年8月26日,药后睡眠好转,余症同前。治疗原则不变,上方继服。

三诊:2016年9月10日,服药18剂,眼睑无明显浮肿,下肢轻微浮肿,余无明显不适,复查尿常规:尿蛋白(+-),潜血(+)。舌淡红苔薄白,脉沉。上方加白茅根30g,取其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继服。

四诊:2016年9月20日,药后诸症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略沉。查尿常规:尿蛋白(-)潜血(-)。嘱白茅根代茶,送服金匮肾气丸以善后。

按语

桂枝茯苓丸属活血化瘀除癥之剂,根据其组成,有“通阳化气,扶正固本”之效,且后者为其主要功效,以治其本。方中桂枝通阳化气,茯苓益脾渗湿,共成扶正固本之功;丹皮,桃仁,赤芍活血化瘀,共为通脉导滞之用。诸药共用,使阳气通畅而瘀块得行,瘀去又不伤正,故为治疗“气化无力,而致瘀积”之良方。本案属水肿病,盖因肾元不足,气化无力,致使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水肿。体内水湿过盛,粘腻阻碍气血运行,所以舌质暗红,因此其病机符合桂枝茯苓丸证。方中配桃红四物汤,加大了活血化瘀,通脉导滞之功。配四君子汤,增加补气扶正之力。再加龟鹿及五子,以补肾填精,治本,于是肾中精气得充,则水液气化有序,而无水湿潴留之弊。

 

点击浏览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