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柳少逸:胆柏膏外治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02-18 09:42:13

柳少逸:胆柏膏外治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血管性疾患。多因交感神经机能紊乱,致体中小动脉发生痉挛,引起组织缺氧缺血所致,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脱疽”相类似。主要由于脾气不健,肝肾不足,寒湿侵袭,凝滞脉络所致,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常见于四肢末端,尤以下肢较上肢更为多见。患肢发凉,发麻,皮色苍白,有时抽痛,指趾甲增厚,粗糙而脆,反复发作或日久局部发紫暗色,或因缺血、缺氧,皮肤则变焦黑坏死,甚则指(趾)节脱落。

  山东莱阳中心医院柳少逸运用“胆柏膏”治疗脱疽,取得较好疗效。兹将方药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猪胆汁100毫升、黄柏6克、青黛6克、蟾酥0.6克、轻粉0.6克、蜂蜜60克。

[用法]将猪胆汁浓缩半量,然后加入黄柏末、青黛、蟾酥、轻粉、蜂蜜搅匀,隔日敷患处一次,破溃处每日敷一次。

[证治探讨]脱疽又称脱骨疽,其名首见于《灵枢·痈疽篇》:“发于足趾,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疾。”此后,历代外科著作对本病的辨证论治均有论述,如《外科启玄》曰:“是足之大指次指,或足溃而脱,故名脱疽,是脾经积毒下注而然……。若色紫黑者急斩之,如黑黑至课,故骨不治。”《外科正宗·脱疽》曰:“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此因平素厚味膏梁,蒸熏脏腑,丹石补药,消烁肾水,房劳过度,气竭精伤,凡患此者,多生于手足,故手足乃五脏枝干。疮之初生,形如粟米,头便一点黄泡,其皮犹如煮烫红枣,黑气浸淫,相传五指,传遍遍至脚面,其疼如汤泼火烧,其形则骨枯筋缩,其秽异香难解,其命仙方难活”。说明脱疽乃一外科危候。笔者认为,本病多由脾肾两虚,阳气不足,气血不足,外受寒湿,以致气滞血瘀、经络阻滞、气血不能濡养四末而发。

治则:温通阳脉,活血祛瘀,祛腐生肌等。“胆柏膏”乃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而成。

  方中猪胆汁清热解毒,降火坚阴,泻火燥湿;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滋阴蚀疮;青黛解毒医疮,凉血清热,去腐生肌;蟾酥拔毒消肿,杀虫止痛,生肌敛疮;轻粉攻毒医疮,逐水消肿,祛腐去疮。诸药合用,以蜂蜜敷患处,则热毒解,风湿去,气血调,经脉通,腐肉去,新肌生,虽非仙方,却为治脱疽良药,值得临床应用。

    【注】本文摘选自山海书社柳少逸主编《中医外治法荟萃》1992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