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柳少逸/袁大仲:“麻倍饼”治疗胃下垂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02-15 09:03:24

    “麻倍饼”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脾气虚弱起的胃的位置下降的一种慢性疾病。与中医学记载的“胃缓”、“胃下”相类似。多由于元气亏损,中气下陷,升举无力而成。临床多见于瘦长体型,胃部凹陷,下腹突出,食后胃胀,自觉下垂感和肠鸣作声;偶见便秘、腹泻,便形失常,或伴有眩晕、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胃的正常位置,大部分在左季肋部,小部在上腹部。若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下降至髂脊联线以下,或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时,即为胃下垂。多见于慢性腹痛病史者。

柳少逸、袁大仲运用“麻倍饼”治疗胃下垂取得较好疗效。兹将方药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蓖麻子15个、五倍子3克、冰片1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以白酒或麻油调配制成药饼,百会穴处剃去五分硬币大小一块头发,将药饼贴在百会穴上,以纱布绷带固定,外用热水瓶热熨1小时。每日早晚各1次。10为一疗程,中间休息3天,再行第二疗程。

〔证治探讨〕祖国医学虽无胃下垂病名,但在《内经》中就已有相似论述。《内经》:“脾应肉,肉不称其身者,胃下,下者下管约不利。”多由暴饮暴食,或饭后剧烈运动,脾胃损伤;或七情内伤,肝气郁结,脾胃受损;日久气血生化无源,元气亏损,中气下陷,升提失司。也有因病后产后,气血亏虚,元气未复,而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者。

【治则】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百会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有升举收摄,益气助阳之力,或针或灸,均可用治脱肛、阴挺、胃缓等中气下陷之证。“麻倍饼”中蓖麻子甘辛性平,入大肠、肺经,有消毒拔肿之功,古今多有以之捣敷百会穴治子宫脱垂、胃下垂、脱肛者,为主药;五倍子味酸性平,入肺肾经,有敛肺温肠、止血解毒作用,临床常有煎水熏洗治疗脱肛者;冰片芳香走窜,引药入经。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收敛固涩之功,外敷百会穴后,通过热敷促使药力发挥。故凡中气下陷如胃下垂、脱肛、阴挺等用之均获良效。

 【注】本文选自山海书社柳少逸主编《中医外治法荟萃》1992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