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文为柳少逸老师在2020年疫情期间居家时发来的短信,督促学生们读书、学习、写作,今天再次编发,以期同学们能铭记并行之。
永前:
我家一天吃二顿饭,昼夜节律打乱了,想调整之,故在午休时不睡了,一杯清茶伴之,写下这篇短文。你可发同学们,结合此文,回想去年的跟师心得,一来总结经验,看看一年收了几穗苞米棒子,又收获粮食有几斗几升;还可提高记叙文、议论文、或前言、后记、书评的写作水平。
师少逸 1/3
论王国维治学三境界与破茧化蝶
柳少逸
因抗疫而“居家”,得暇从思考中医学的传承,又想到工作室第二年的课程和“作业”。在手机上手写文字时,因眼疾视物双影,一会儿就模糊起来,于是又想起蚕蜕,今春可收集之,可用于“蚕蜕散”,四退合杞菊地黄汤以试治之。
此药之基原为蚕蛾科昆虫家蚕幼虫的蜕皮。《本草纲目》名蚕蜕,《嘉祐本草》名蚕退、马鸣迟,《儒门事亲》名马明退,《本草蒙筌》名蚕退皮,《眼科龙木论》名佛退,《山东中药》名蚕衣、蚕儿衣。有的医家是用幼蚕破壳后的蚕子壳,又称蚕退纸。然多以蚕欲老眠时所脱之皮。药性:甘,平,无毒。归经:入肝、脾、肾经。功效:祛风胜湿,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止血止利。主治:目翳,牙疳,口疮,喉风,崩漏,带下,痢疾,吐血,衄血,下血,热淋。用法:内服煅存性,外用研细粉。此味药入“法眼”处是个“蜕″字。然蚕由“蚕退一一成蛹一一化蝶”的整个过程,那不就是王国维之治学三境界么?
一、蚕蛾产子,坯胎发育成幼虫,命破壳而出。
第一次升华。寓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二、幼蚕食桑叶而成长,经过一次次地退皮,此时蚕吐絲作䒽,至老眠后变虫为蛹。
第二次升华。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
三、蚕蛹经冬藏春生时,化蝶破茧而出,亮丽转身。
此第三次升华。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回想自己从医一生,对每一病,或每一法,或每一课题,都是经过学、用,有悟则凝于笔端而成文一一升华之。均得益于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得益吉忱公“神读”“心悟”之心法,要有“布衣暧,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的“三味”修为,这也是一种境界啊,并不是让你衣食如此素淡,而是要有敬业的精神,做学问要有“铁杆磨成针”的修为,要有“求甚解”的毅力,方可有“化蝶”的三步曲和治学之三境界。
后记:因抗疫居家,每天吃两饨饭,节律乱了,想调整之,故今天中午有感写了篇短文。发给工作室的同学。让大家总结一年的收获,掰了几个棒子,收了几升几斗的粮食,结合三境界、三退变,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或学术论文,算作业吧。以便学会写人物、评说、前言、后记。总之是提高文笔和文学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思维水平。再结合阅读我和蔡老师,及刘玉贤、汉敬德的文章,结合自已的体会为文,以形成自已的文风。你们不象汉敬德、刘玉贤,有高中底子及文史哲基础,也不用袭我的文风以经解经,同学们为文,通俗易懂,有条理就行,关键是有东西、有物。如“工作室2018-2019论文汇编”的文章就开了个好头,今后是论文要量产化、高质量化。当然,能勤动笔就好。
柳少逸于2020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