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柳氏文创作品欣赏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2-01-29 09:59:39

柳氏文创作品欣赏











        所谓书法,其本身是语言的记录形式或工具,当上升到艺术的层次时,才谓之书法艺术。既然是艺术,无论是甲骨文、钟鼎文,还是篆书、行书,以及隶书、魏碑,都应当能蔚然成型,力透纸背,写出古朴苍劲与俊雅文秀之风。柳少逸先生所追求的书法是文字落到宣纸上,不拘泥于一笔一画的个体经营,而是营造出了回归自然的文化场景。通过书法作品,将书者的智慧学养、个人情怀、性格特点、气度境界尽兴挥洒,释放书者奔放的心情,折射书法的功力和文化底蕴。如先生在撰写的甲骨文“竞龙虎,识凤鸡”时,笔画有软有硬,粗细不一。或是参差错纵,疏落有致;或是密密层层,浑厚粗重。古文讲究象形会意,图画感较强,只有领会了古人造字的意境,方可彰显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如“龙”字要有青龙当空腾云驾雾之感,“虎”字要有虎踞雄威之势,“凤”字要有展翅翱翔之形态,“鸡”字要有翩翩起舞之神韵。篆书“桃花源记”是先生比较满意的一副作品,运用“行笔圆转,有繁有简,形态多变,强对称性”的笔法,力求彰显肃穆端庄、壮伟宏放之气,特别是与行书释文对比,一圆润劲拔,力求婉约飘逸,一简洁瘦长,流利优雅,力求形成“两美合一”的风格。再如行书“古文观止•序”,力求疏密相间,整齐排列,线条匀净而长,方能让人体会到纯净简约之美。

      写书法,刻陶文,本是先生的业余爱好,当作为传统文化而成为中医学文化研究的一部分时,书法和陶刻艺术也赋予了先生生活的新意。“写写字,刻刻陶,涂涂抹抹似放马南山,也算潇洒;成篇稿,出本书,舞文弄墨似刀枪入库,也算收获。”是先生实践临证之余的真实生活。临证诊病之外,体会艺术的灵性和悟性,如同先生作为医、为师、为管理者,一生中不断探索那样。从书法艺术中去寻找水墨语言的过程也如同蝉的蜕变,需要每天都在努力。书品犹如人品,追求书法的坚挺与纵放,挥洒自如与古朴遒劲间自由转换,让字里行间充满温文尔雅,在端秀中内藏刚毅之气,是书者持之以恒的坚守修为。作为一名老师,先生要求自己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坚持在淡泊之中,凝聚自己“为往圣继绝学”的信心。作为一名医生,不事求闻达,不恋名利,“开门应诊,闭门读书”,默默无闻做好自己的事,是先生的真实生活写照。


点击往期浏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