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的基本概念
柳少逸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名曰岁立,谨侯其时,气可与期”。意谓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交,形成干支组合,于是,干支甲子成为古人用以纪年、月、日、时的工具。
干者,幹也;支者,枝也。《淮南子·主术》云:“枝不得大于幹”。古人最早用“干”纪日,用“支”纪月。从阴阳属性上看:日为阳,月为阴;阳为天,阴为地,所以“干”又称为“天干”,“支”又称为“地支”。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的次第先后,并不是随便排列的,亦非止于数字符号,根据《说文》、《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的解释,它是内含生机、育有生物的生、长、化、收、藏、再生长之义,决非数字的胪列。而应用到医学上,就与季节、方位、脏腑功能、治疗方法等密切的结合起来了。
1、释干支:
根据《史记·律书》、《汉书·律历表》、《说文》的解释:
(1)十天干:甲:甲者,荚也。原指草木萌芽时所载的种皮,被释为“出甲于甲”,系指嫩芽破荚而出的初生之象,乃天干第一位;乙:乙者,屈也,原指标记。释为“奋轧于乙”,系指幼苗逐渐抽轧而长之况,为天干第二位;丙:丙者,光明也。被释为“明炳于丙”,炳者,显明之义,系指阳气充盈明显之系,为天干第三位;丁:丁者,健壮也。王充《论衡》云:“齿落复生,身气丁强,”被释为“万物丁生”、“大盛于丁”,系指幼苗不断成长壮大,属天干第四位;戊:戊者,茂也,被释为“丰楙于成”,楙同茂,系指幼苗茂盛,为天干第五位;己:己者,身也。被释义“理纪于己”,系指幼苗己成熟至极,为天干第六位;庚:庚者,更也,偿也。被释为“敛更于庚”,指生命开始收敛,乃天干第七位;辛:辛者,万物之辛生也。被释为“悉新于辛”,系指又酝酿新的生机,乃天干第八位;壬;壬者,任也,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被释为“怀任于壬”,系指新的生命已开始孕育,为天干第九位;癸:癸者,被释义“陈揆于癸”,系指新的生命又将开始,乃天干第十位。
(2)十二地支:寅:被释为“万物始生螾然”,地支为第三位;卯:卯者,茂也,被释为“万物茂也”,地支第四位;辰:辰者,被释为“万物之桭也”,桭,动也,地支第五位;巳:巳者,被释为“阳气已尽”,地支第六位;午:午者,交错也,释为“阴阳交为午”,地支第七位;未:未者,味也,被释为“万物皆成有滋有味”,地支第八位;申:申者,伸也,被释为“阴用事,申贼万物”,地支第九位;酉:酉者,就也,又谓万物成熟也,被释为“万物之老也”,地支第十位;戌:戌者,击而灭之。被释为“万物尽灭”,地支第十一位;亥:亥者,被释为“阳气藏于下也”,为十二地支之末;子:子者,嗣也,被释为“万物滋于下”,“滋萌于子”,地支第一位;丑者:被释义”纽芽于丑”,地支第二位。
2、干支的应用
(1)干支配阴阳:天干地支各有其阴阳属性,顺着其次序,单数属阳,双数属阴,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2)干支配五行:天干配五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以配属方位的:即甲乙配木;丙丁配火;戊己配土;庚辛配金,壬癸配水。另一种是用以运气配属的,即把十天干的阴阳重新组合,而具有另外的属性,这在五运的变化上,叫着“天干化五运”。对此《素问·天元纪大论》有“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的论述。《素问·五运行大论》有“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的类似记载。即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为水;丁壬化为木,戊癸化为火。地支配属五行亦有两种配属方法。一种是用以配属方位的;寅卯属木,已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未、戌、丑属土。另一种是用于运气配属的,《素问·天元纪大论》有“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己亥之岁,上见厥阴”的记载。《五运行大论》则有“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的类似论述。即丑未为土,卯酉为金,辰戌为水、已亥为木,子、午、寅、申为火;地支配属三阴三阳则子午少阴君火,寅申少阳相火,丑未太阴湿土,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
【注】本文节选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柳少逸著《五运六气三十二讲》2015年6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