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学续焰》前言
2019年10月20日是柳吉忱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又恰逢《柳吉忱中医四部经典讲稿》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故而于纪念日在其长期工作过的地方——莱阳市举行“纪念柳氏医派创始人柳吉忱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学术传承研讨会”,及《柳吉忱中医四部经典讲稿》首发式,以缅怀吉忱公为国为医所作出的贡献,探讨柳氏医学的有序传承和发展。
吉忱公,一介书生,而他在外虏入侵胶东,国家民族存亡的时刻,以教师和医生身份为掩护投身抗日工作。解放后又先后任栖东县医院、栖霞县医院院长。他为了治病救人、教书育人,而专心于中医教学和医疗工作,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吉忱公在1954年至1958年间,负责胶东地区中医进修班的工作,所培养的学生,一部分成为创办省中医学校的首批教师,一部分成为组建地、县级医院的骨干中医师。进修班公亲自授课,《柳吉忱中医四部经典讲稿》就是公之《<内经>讲稿》《<本草经>讲稿》《<伤寒论>讲稿》《温病学讲稿》结集,全书基本保存了建国初期中医经典著作教材的原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该著的出版发行让我们见证了解放初期国家对中医人员经典理论学习的重视。
感谢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及政府各级领导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对原山东省卫生厅张奇文厅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徐皖生主任、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蔡剑前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赵来喜处长,入会并撰文表述吉忱公对中医事业的贡献,表示深深的感谢!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对《中医四部经典讲稿》的出版发行,特别感谢出版社肖培新主任当年“胶东淘宝”之行!先后出版发行了“柳氏医学丛书”二十余部,推出“胶东柳氏医学流派”这一学术体系,归纳界定了该派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特点,竭力促成了“柳少逸中医传承工作室”的建立,对柳氏医派的发展和该学派第三代梯队的建设,贡献巨大!还要感谢中国中医药报社周颖主任,对该学派学术体系的发展给予的极大关注和帮助!
20日下午和21日,又先后举行了两场“纪念柳氏医派创始人柳吉忱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传承研讨会”,柳氏医派传承人对吉忱公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爱国主义思想,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会后以《柳氏医学续焰》结集,彰显了柳氏医派第二、三代传承人“守正”、“创新”的强烈意识。柳氏医派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成果虽然是三代人呕心沥血、奋发努力所成,但它本来是来源于社会的,应该属于社会,这是我们编撰出版“柳氏医学丛书”、“柳吉忱医学全书”,及本次会议论文集的初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学术水平的提高,中医学的有序传承,任重道远!本次纪念活动和医著的首发式及学术研讨会,不仅是缅怀吉忱公的功绩,更重要的是要求柳氏医派的传承人,要象吉忱公那样:一生都要“恪守医道尊严,明确医疗目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精神,要求在中医学术的传承上更上一层楼。
编者
2019年10月21日于莱阳
柳少逸老师题字:“成不成之功,万难完之业”乃柳氏医派之创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