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王爱荣:柳氏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1-09-01 00:00:00


【电视访谈】柳氏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王爱荣

一、什么是小儿过敏性紫癜。

本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血管炎性疾病,以小血管炎为主,常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即皮肤上显示大小不一的紫色斑点或斑块,压之不褪色,主要分布在小腿上,严重者会分布到全身。有的患儿会伴有关节发炎肿痛,腹痛(胃肠道出血所致),及肾损害(查尿常规有潜血或和蛋白)。

二、好发于哪些人群

3-15岁的儿童发病率高,成年人也有发生。

三、现代医学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认识

过敏性紫癜由于过敏源使得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渗到表皮、黏膜等地方,造成患者出现紫黑色的皮疹、淤点。

致病原因包括有感染、药物过敏、昆虫咬伤、花粉等,其中病毒感染和药物过敏是较为常见的致病原因。临床中有很多孩子是感冒后出现紫癜的,这就考虑病毒感染引起。

四、现代医学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三大类药物,首选抗过敏药,缓解过敏症状。对于重症或伴有胃肠症状或伴有关节肿痛,或伴有肾脏损伤的患者会加用激素,如果合并感染的加抗生素比如头孢菌素。

五、中医学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论述

过敏性紫癜属于中医“发斑”“斑疹”“肌衄”“葡萄疫”等病的范畴。当伴有肾脏损害时就属于中意的“血证”“水肿”范畴。从临床上看,外感风邪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诱发因素。因为小儿“纯阳之体”的生理特性,风邪外袭,易从阳化热,风热毒邪,扰动营血,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血不循经,溢于肌肤发为紫癜。

为什么成人感冒不发紫癜,而小儿感冒后易发紫癜?因为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卫外不固,易受邪气侵袭。再就是脾为后天之本,患儿因饮食不节,失于调摄,致脾胃虚弱,脾失于统血,血溢脉外,发为紫癜。

六、柳氏中医学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辨治

首辨虚实,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初期多为风热或血热,所以以疏风清热或清热解毒配以凉血止血法。如一锅烧开的水,翻滚的水不断从锅里溢出来,只有撤掉火,再加点凉水,翻滚的热水才能静下来不外溢。

对重症患者要避免大量苦寒药物伤及脾胃,损伤患儿正气,所以祛邪与扶正相结合应用。过敏性紫癜是血从脉管中溢出到肌肤间引起的紫癜。溢出来的血液属于瘀血,瘀血属于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一种致病因素,不能留着它不管它,所以活血化瘀法贯穿于过敏性紫癜治疗的始终。

小儿脏腑柔嫩,脾胃薄弱,腠理疏松,饮食不能自节,寒暖不能自调,一旦调护失宜,易外感六淫邪气。若内伤饮食致脾胃虚弱,脾土不能生肺金,则卫外不固,外邪更易乘虚而入,损伤正气。所以脾胃虚弱是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主要内在原因,调理脾胃是治疗该病的关键,也是预防日后复发之所在。

七、验案举隅:

孙某某,女 9岁,山东莱阳人,2014年12月16日初诊。

病史摘要:双下肢胫前起红色小斑疹约半月。半月前于感冒及进食海参后出现下肢胫前起红色小斑疹,无明显不适感,在穴坊医院诊为过敏性紫癜,住院一周,斑疹消退,停药5天斑疹又现,无不适感,平时心烦易怒,有时鼻出血,易叹息,近日大便不畅,眠好,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滑。证属“枢机不利,气郁化火,余邪滞留,热迫血妄行”。诊为“肌衄(敏性紫癜)”,予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四君子汤化裁:

柴胡12g,黄芩10g,党参10g,炒白术10g,云苓10g,桂枝10g,丹皮12g,赤芍10g,炒桃仁5g,炒白芍10g,怀牛膝12g,土元5g,丹参12g,茜草10g,紫草10g,制鳖甲10g,酒军6g,制何首乌12g,当归6g,川芎5g,生地黄12g,知母10g,元参12g,益母草10g,鬼针草10g,灵芝10g,胶股兰12g,三七6g,炮蹄甲10g,白花蛇舌草15g,贯众12g,麻黄5g,连翘10g,甘草10g。服药2剂,斑色变暗,4剂斑点基本隐退,患儿感冒发热,暂停中药,治感冒,一周后感冒痊愈,但斑点未再出现。

八、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调护建议:

1、避免过敏食物、药物的服用。

2、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

3、吃好、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