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拼了老命带你们”
“我拼了老命带你们。”这是柳少逸在2018年12月21日举行的中医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上发出的呼声。这代表老一代名老中医铿锵有力的声音,在莱阳复健医院回荡,在山东大地回荡,在中国中医界回荡。
早在2011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出版柳少逸丛书时发现,其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卓有成效的临床效果自成一家,卓然不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柳氏医学流派概念。该出版社主任编辑肖培新对柳氏医学流派的定义、体系、学术思想等给予了总结。
2018年10月,肖培新出席青岛会议期间,又专程绕道莱阳,做柳少逸的工作,商讨筹建中医传承工作室事宜。柳少逸虽年事已高,但他出于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负责,出于对中医界多年来热切期待的回应,最终同意了这一建议。
值柳少逸从医55周年,“布衣郎中柳少逸”纪录片在胶东在线健康频道正式上线之际,山东烟台中医药专修学院举行了这个揭牌仪式。
柳少逸在讲话中说,对于成立工作室,很长时间以来,各级领导和同志们以及中医界的朋友,一直做他的工作。说实话,自己到年77岁了,四舍五入80岁了,真的没有精力做这些工作了。但是,应政府同志及一些同学的要求,迎难而上吧!“我拼了老命也要带你们,把这件事画上圆满的句号。”
他希望,工作室的学生们认真学习柳氏医学流派的著作、经验以及学术思想,广大职工也积极配合,大家同心同德把传承工作做好!柳老师讲到“我拼了老命也来带你们”时,在场的同学都热泪潸然。学生陈安玉说。
为更好地做好柳氏医学传承工作,该院成立柳氏医学传承领导小组,蔡锡英出任顾问。同时,工作室成立三个小组,由王永前负责中医组,潘志杰负责中药组,汉敬德负责院外研究小组,全面启动柳氏医学流派的传承工作。该工作室的建立,为柳氏医学流派的传承提供了一个高效平台,也为下一步建立柳氏医学流派传承基地做好有力铺垫。
柳少逸的学生代表、日照市东港区卫生局副局长汉敬德在致辞中说,很高兴参加柳老师工作室的揭牌仪式。工作室的成立标志着柳氏医学流派的传承工作再次发力。“30年以前,我是柳老师的学生,今天我有幸又投到柳氏医派门下,仍然是他的学生;柳氏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需要我们一辈子加以研究学习;祝愿柳氏医学发扬光大!”
“在传承中勤求师训,认认真真读书,老老实实做人;学贵有恒,不辱师门,不搞封建迷信;尊师重道,亲父母、尊贤良、事师长;明确医疗目的,恪守医道尊严,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服务。我们一定认真研学柳氏医派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弘扬柳氏文化,传承柳氏医学技术,用于临床,造福百姓。”学生李卓睿表示。
柳氏医学流派是以“天人相应、崇尚经典、内外并重、针药兼施”为特点的医学流派。由柳吉忱、牟永昌、柳少逸、蔡锡英等几代人不断总结完善发展起来的,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治疗方法。目前以烟台为主,辐射全国。
柳氏医学流派内容详实,理论构架完整,临床经验丰富,临床效果卓著,专业著作30余部;柳少逸在全国各地有近6000名学生,柳氏医学流派的传承有着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
柳少逸是个低调,不事张扬的人,一辈子沉潜基层,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他白天看病应诊,晚上读书写作,坚守与执着传统医学55年。他的好学与创新,他的勤奋与治学,他的人品与境界,让人们领略到名老中医身上特有的品质、情怀和魅力,并给人们留下了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他通过对中医经典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成就了柳氏医学流派和柳氏丛书。将一生的知识积累和思想沉淀,变成救助百姓脱离疾苦的中医术,变成培育中医英才的教科书,变成激励世人立德、立功、立言的“大先生”,变成人们求学、求职、求善的名言警句。
学生孙忠强赞叹:“柳老师创造的财富是几代人连绵传承的学术灵魂。这财富可以活人,可以自强不息,可以安天下。”
【注】本文原载于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周颖著《大医鸿儒·柳少逸世医传承录》2020年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