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接“烫手山芋”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曾提到了“苍生大医”。这四个字承载了深厚的内涵,曾让栖霞市文化馆副馆长衣小慧陷入沉思:在当今社会,究竟怎样的品格,怎样的医术,才能配得起这四个字?直至通过柳少逸为其父治疗膀胱癌一事,她才深有体会:“苍生大医”这四个字,柳少逸当之无愧。
衣小慧的父亲衣景光,2018年85岁。在2010年11月发现尿血,经烟台毓璜顶医院诊断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进行第一次手术,手术之后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化疗灌注。化疗的副作用令老人痛苦不堪,全家人的情绪都被老父亲的病情牵动着。
2013年8月肿瘤复发,在毓璜顶医院进行第二次手术,之后进行了两年的化疗灌注。
2016年10月再次发现便血,在医院进行膀胱B超时发现肿物,去107医院进行为期45天24次的放疗。
2017年3月进行膀胱第三次手术。
2018年1月因呼吸不畅,其父在栖霞医院诊断为间质性肺炎以及心肌衰竭。但由于长期化疗,老人已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住院十几天治疗无效,医生建议出院。在四处求医问药治疗肺炎期间,老父亲再次出现连续6天尿血不止,接受膀胱第四次手术。
这几年来,因为父亲的病情,衣小慧全家人四处求医,疲于奔波。老父亲年岁已高,这一次次的手术化疗对于他更是一种折磨,但病情仍不断反复,在心灵上、身体上、情绪上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负担。
衣小慧在为父亲的病情愁肠百结之时,一个机缘得知,莱阳复健医院的柳少逸的中医医术精湛并享有盛名。但她也有顾虑,原因是其父此前对中医一直持怀疑态度。
父亲第四次手术之后,衣小慧一家辗转进出多家医院,询问过多位医生,均表示对病情的控制及缓解治疗束手无策。在这样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其父采纳了衣小慧的建议,开始接受柳少逸的中医治疗。
柳少逸临床医治经验丰富,诊治过程极富耐心。在治疗过程中,他根据老人身体情况的反馈,每次及时调整药方。看着他细致耐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全家悬着的心已经安定了一大半。
衣小慧体会,对患者家属来讲,医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支柱,柳少逸总是及时耐心地与家属沟通,详细讲解父亲的病情及治疗方案。曾经有医生将她父亲这种病例形容为“烫手山芋”,不敢碰也不想碰。但柳少逸对于患者发自内心的关怀与尊重,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是来自优秀人品与高尚医德所散发出的力量。
“我父亲的身体以及感受是疗效的最好证明。”在柳少逸的悉心治疗及耐心调理下,老人免受化疗之苦,膀胱、肺部及心脏的病理症状均已大程度减轻。其父从接受柳少逸诊治前的瘦骨嶙峋、惶恐不安、走几步都要歇一会儿,到如今恢复胃口,精神日渐矍铄,每天能走两千步。
伴随着身体的好转,其父在情绪和心理上也从最初接受诊治时的抗拒、半信半疑,转变到如今的深深信服以及对柳少逸发自内心的钦佩和依赖。对衣小慧来说,之前带父亲的求医过程充满了焦虑、无奈、惆怅、迷惘。但柳少逸的定期会诊,对于她们来说,就像去拜访一位敬重的长者朋友一般,其过程愉悦、轻松,令人如沐春风。
孙思邈亦有论及“大医精诚”的篇章,在柳少逸身上,衣小慧感悟到“精诚”这两个字的真义。柳少逸具备一名优秀医者所具备的精湛医术,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之心面对患者。
“柳医生用高超的医术提升了我父亲的生命质量,同时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衣小慧专门撰文表达对柳少逸的感激与感谢!
【注】本文原载于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周颖著《大医鸿儒·柳少逸
世医传承录》2020年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