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柳少逸老师祖籍栖霞,生于斯,长于斯,曾在栖霞县人民医院、亭口分院从事医疗工作,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古稀之年,为支持家乡文化事业建设,2018年5月15日将自己的三十余种332册著作捐赠家乡。兹分享其在捐赠仪式上的致辞,感受先生那浓浓的赤子之情。——
(栖霞市人民政府卢副市长接受捐赠)
柳少逸先生在回馈家乡栖霞著作捐赠仪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栖霞市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将我的医学著作30种,赠送给我的家乡。感谢市府举行这样一个隆重的仪式。然而我既高兴,又有些不安,因我今天是来汇报工作和感恩的。
我是栖霞东林人,是吃家乡的粮、喝栖霞的水长大的。13岁离家外出求学,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回到栖霞,在县医院工作了7年。我父亲柳吉忱曾是栖东县医院院长、栖霞县医院业务院长,又是我的老师;而栖霞县医院中医科主任牟永昌先生,是随师6年的学师,感谢他们把终生所学尽传于我。1970年,响应毛主席6.26指示,同县医院一班人,到亭口分院工作了3年,并于1972年光荣加入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医院党支部书记高志远、院长于清两位老同志。所以说栖霞的父老乡亲养育了我,栖霞的党组织培养了我!这些往事一生在脑海里永不晦暗!
栖霞的山青,栖霞的水甜,栖霞的人好,所以我一生掛在嘴上、记在心头的一句话是“走遍天下,不如老家栖霞!”这种乡情终生难忘。即是出国讲学,国外高薪应聘,也不为所动!1992年山东中医界出国三人,两人留美不归,我回来了,有人问我:“你怎么回来了?”回国是件很正常的事,因是国家和党培养了我。俗话说“树往上长,根朝下扎。”我的根在中国,尤其是中医事业的根在中国,只有扎根在祖国,才会根深叶茂,我是深有体会的。
医生治病救人,老师教书育人。我是一个医生,又是一个老师,这是一种职责与担当。一生恪守家训“认真读书,老实做人”,职守“为人民服务”宗旨。并著书立说,作学问,几十年来的辛勤耕耘,终于获得了收获,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认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我出版发行了“柳氏医学丛书”,我所建立的中医学科和医学流派,被业界称为“柳氏医学流派”。这个学术体系和流派的根就在栖霞,因他的源头是家父柳吉忱、学师牟永昌两位前辈的学术传承,和我在栖霞从事中医工作十年的学术积累。
古云:“小少离家老来回!”我是怀着感恩的心来赠书的,是想为栖霞的中医学术传承做点有益的工作而来的。我的赠书一事与家乡对我的培育来讲,是微不足道的。让我再次喊出发自内心的感言:“栖霞的山青,栖霞的水甜,栖霞的人好,走遍天下,不如我老家栖霞!”
谢谢大家!
柳少逸
2018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