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柳氏医经学派针灸术“七大针刺法则”之三:补虚泻实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1-05-15 00:00:00

    【按】法则,即准则、规则之谓。针刺法则,即针刺必须遵循的准则,即针刺之大道。概而论之,即顺应自然法则。诚如《灵枢》所云:“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柳氏医经学派针灸术有“刺必辨证、顺应自然、补虚泻实、调气治神、行针候气、因人而异、深浅时间适宜”七大基本法则,分而享之。

柳氏医经学派针灸术“七大针刺法则”之三:补虚泻实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云:“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灵枢·根结》篇云:“黄帝曰:形气之逆顺奈何?岐伯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灵枢·终始》篇云:“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上述之经文表述了“虚实之要”,“补泻之时”;“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乃《内经》刺法之要。虚实是指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消长的状况。虚因正气不足,对此,《素问·通评虚实论》谓“精气夺则虚”。意谓人体的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的不足必导致疾病的发生,在针刺治疗时当用补法,故该篇有“虚则补之”,“无问其数,以平为期”之论。实是邪气盛或人体功能过度亢盛而致疾病发生,在针刺治疗时当用泻法,故《灵枢·根结》篇有“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急泻其邪,故曰有余者泻之”之记。综上所述,中医学之补虚泻实法则,亦针刺治疗学的重要法则。

【注】本文摘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柳少逸著《<黄帝内经>针法针方讲记》2017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