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抗癌系列谈(1)
【按】癌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柳氏医派创始人柳吉忱公即关注肿瘤的研究,并有《中药治疗食道癌胃癌的观察》及《黄药子酒治疗食道癌的临床研究》等论文。莱阳中心医院1973年扩建的中医科病房,在38张床位中设立了18张肿瘤床位。在先生的指导下,柳少逸、蔡锡英教授亦得以对肿瘤进行一定的研究。癌症病因复杂,机体反应差异很大。其发病规律,除共性外,也有其特殊性,且易复发和转移。初期邪正俱实,可任攻逐;实邪之伤,攻不可缓。中期邪实正虚,攻补兼施,扶正达邪。后期正气衰败,病邪渐缓,亟宜固守元气,匡扶正气。柳氏两代人在治疗肿瘤方面,积极研究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经验与思维积累,从宏观的角度把握防治肿瘤之大法,形成了柳氏特有的抗癌用药法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号立“柳氏抗癌系列谈”,分享柳氏医派的抗癌用药经验,以造福社会。柳少逸、蔡锡英老师合著的《柳氏抗癌用药式及常用中药类编》业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也将于近日跟读者见面。
柳少逸/蔡锡英:柳氏治癌之“扶正固本用药式”
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多是先有亏虚,然后因枢机不利,或气化失司,或痰瘀互结,客邪留滞,引起一系列病变。在正常的情况下,人的正气可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并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若正气亏虚防御机能丧失,致癌因素才起作用导致肿瘤形成,并使之浸润、扩散和转移。此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内守,邪不可干”之意也。因此,当患有肿瘤之后,耗气伤血,日久因病导致亏虚,更使正气不足。而肿瘤在体内能否控制、恶化、扩散或转移,也取决于邪气与正气斗争结果。故补虚扶正,能预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所以扶持正气,固本培元,是治疗肿瘤的根本方法之一。
这种不选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祛湿、以毒攻毒、软坚散结等祛“邪”诸法,而是运用补益药,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功能正常,增强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的方法。假手于扶正培本法而达到下列作用:(1)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以及延长生存期;(2)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3)提高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4)改善骨髓造血机能;(5)提高内分泌功能及增强体液调节作用;(6)提高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7)调节细胞内环核苷酸的含量,使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失调的生理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这种借扶正培本法,运用补益药治癌的方法,我们称谓“扶正固本用药式”。有益气养血、养阴生津、滋阴补肾、温肾助阳法。
1、益气养血法:适用于气血亏虚之肿瘤患者。运用此法,以助于营养全身和提高人体生理功能,尤其中晚期癌症或手术、放疗、化疗后,正气虚弱,气血不足,更须益气养血。常用方有八珍汤、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等。常用药物有党参、童参、人参、黄芪、炙甘草、熟地、当归、白芍、黄精、首乌、黑芝麻、赤灵芝等。根据“气血同源”和“阳生阴长”的理论,临床上常行益气养血、气血并补之法。若因虚致瘀者,可加益母草、三七等。体外实验证明,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茯苓、扁豆、山药、苡米、白芍具有抗癌、抑癌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养阴生津法:中晚期癌症患者,由于病变过渡消耗,营养摄入不足,放疗灼伤、化疗损害,津液亏损尤为突出,以致癌性病理变化更趋恶化,除全身症象外,阴虚内热证日趋明显,而养阴生津法尤为重要。常用方有增液汤、地黄饮子、一贯煎、大补阴丸、六味地黄汤、左归饮、当归补血汤等。常用药物有北沙参、西洋参、太子参、元参、天冬、麦冬、百合、石斛、玉竹、生地、天花粉、龟板、鳖甲、枸杞子、女贞子等。然养阴药多滋腻防胃,故需辅以陈皮、佛手、木香、砂仁、厚朴等健脾理气药。现代研究麦冬、玉竹、天冬、百合、天花粉等药有抗癌、抑癌作用,且麦冬、玉竹有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3、温肾助阳法:肾阳为诸阳之本,肾阳虚主要有肾虚、阳气不足及水液气化失司等病理变化。而中晚期癌症的正气虚衰尤为突出。常用温肾助阳方剂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阳和汤等。常用药物有附子、肉桂、仙茅、巴戟天、山萸肉、仙灵脾、补骨脂、杜仲、锁阳、胡芦巴、菟丝子、五味子、狗脊等。因阴阳互根,中晚期癌症在出现阳虚的同时也呈阴不足的病态,故在温肾助阳的同时,佐以补阴之品,以阳根于阴,使阳有所附,并籍养阴药滋润以制阳药之温燥,此即“阴中求阳”之法。通过温肾助阳法,肾元得扶,而间接抑制癌症的病理变化。据报道仙灵脾、故纸、杜仲、山萸肉有抗癌作用;菟丝子、仙灵脾有增强机体免疫力。
4、滋阴补肾法:肾属水,肾阴足则水足肝柔;因金生水,肺属金,故有金水相滋之功;肾阴足,则心火无妄动之弊。由此可知,肾阴为诸阴之本,尤其与心、肝、肺关系甚密。癌患者心、肺、肝阴虚逾久不复,则及肾阴;而肾阴亏损则诸脏失于滋养,则病情更趋恶化。故滋阴补肾法不仅能消除阴虚症候,并使中晚期癌患者出现的肺肾阴虚、心肾阴虚、肝肾阴虚症象改善。常用方有养阴清肺汤、麦冬汤、六味地黄汤、三甲复脉汤等。常用药物有生地、熟地、沙苑蒺藜、天冬、制首乌、菟丝子、龟板、鳖甲、女贞子、旱莲草、五味子、知母、石斛、核桃等。肝、脾核酸合成升高时,可使之降低;肝脏核酸合成降低时,可使之升高。据报道,补肾固本药物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癌、抑癌作用,有利于癌症患者脏腑功能、体液代谢的复常,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癌症病理变化的稳定或好转。
近年来,实验证明了许多补益药存在着多种游离状态或结合状态的单糖。糖是机体最重要的供应物质。特别是多聚葡萄糖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这为补益药治疗癌症提供了依据。实验室研究提示了补益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有助于肿瘤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复常,以保持机体生存的物质基础,扶助正气,纠正和修复病理变化。这种靠运用补益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治癌手段,我们称为扶正固本用药式。
另外,手术、放疗、化疗后的康复,也当属应用此式。
【注】本文节选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柳少逸/蔡锡英著《柳氏抗癌用药式及常用中药类编》。
柳少逸(左)蔡锡英(右)夫妇
另柳少逸、蔡锡英教授1993年合著的《人癌之战与三十六计》(济南出版社,铅字,32k)本号尚有少量收藏,有意转让,有意收藏品读者联系本号,每册50元包邮(定价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