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医派】柳小岸:我的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情结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1-03-10 18:41:30

我的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情结

柳小岸[1]

在古代医药学不发达的时期,按摩疗法是人们驱除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古代的医政里,是受到相当重视的。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用按摩等疗法治愈虢太子尸厥;隋唐时期发展达到高峰,隋时设立了按摩专科,唐朝的太医署中还设有按摩博士一职;后历经宋、金、元三代按摩发展停滞,直到明代又重新受到重视,按摩成为十三科之一的专科,也是在这一时期,发现按摩更适应治疗小儿疾病,出现了大量的小儿推拿的相关著作,如周于蕃《小儿推拿秘诀》、龚廷贤《小儿推拿活婴秘旨》等;清代时,推拿术盛行于民间,且多向儿科方面发展,出现了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朱占春《幼科推拿》、余飞麟《推拿捷法》、骆如龙《幼科推拿秘书》等许多儿推专著。

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以清代医家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为基础,历经几代人的不断传承、发展、完善,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学术流派。因广意派小儿推拿疗法与药物疗法相结合的鲜明特点,在当时流传甚广,有多种版本,柳氏一脉使用的是浙江陈作三先生校正的版本。晚清贡生儒医李兰逊得浙江陈氏之本,广泛应用于儿科各种疾患,并传术于柳吉忱,柳吉忱再传术于其子柳少逸。

柳吉忱是我的爷爷。我的父亲柳少逸先生跟随我的爷爷习得广意派小儿推拿,又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阐发小儿推拿手法和部位的功效及主治,破译了手法、部位、穴位的作用机理;以针灸处方学的配伍法,将摩方的技法引伸到小儿推拿中,形成了柳氏广意派“摩方”、“针方”、“灸方”、“药方”四方交融施治的特色。爸爸结合自身研究成果,集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术之大成,著有《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从理论和临床上提升了柳氏广意派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

爷爷和爸爸对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的传承和发展都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在传承上,先后于1987年、1995年创建了山东扁鹊国医学校、山东烟台中医药专修学院,亲自授课;之后爸爸又带教日本研修生,使柳氏广意派儿推传播东瀛;2009年创办莱阳复健医院,2018年成立了“柳少逸中医传承工作室”,通过临床带教传承广意派小儿推拿。他一改传统的一支单传的承传模式,通过院校教育、临床带教学生、带徒、带教子女等多途径传道,实现了团队、群体的传承。

在还没有跟随爸爸学习以前,广意派小儿推拿它就常常在我的生活中出现了。幼时我十分挑食,不爱吃饭,一到饭点就愁眉苦脸,想尽办法逃避。成功的时候许是太少了,回想起来竟然只有被抓包后趴在床上由妈妈给我捏脊、爸爸坐在旁边念叨着“健脾消食”、“好好吃饭才能长身体”之类的话。有一次生病,一到夜里就发烧,妈妈陪了我两个晚上实在撑不住了,那天半夜烧得迷迷糊糊,似乎听到爸爸的声音,他在给我讲他小时候遇到的惊险的事情,一边训我:“一直说要保护自己,保护自己!不光是注意安全,也要注意健康,嫌老爹唠叨,却还不听话!”还一边强行给我捏着脊梁。反胃的时候揉合谷穴,肚子痛按足三里,鼻塞揉迎香穴,打嗝的时候按压天突穴等等等等,都是爸爸在日常生活中教会我的。

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对许多儿童常见病的治疗手法论述翔实,手法轻灵具体,无论是临床上还是家庭生活中都是十分实用的,如今传已是传承六代。且近年来,以莱阳复健医院和传承工作室为平台,开展了许多期公开面向社会的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培训,如今入选“山东省齐鲁医派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推广项目”,更会遵循熊应雄先生“以保赤为怀,不为自私付之剞阙……公之天下后世也。”的愿景,有教无类,毫不藏私,将前人的智慧结晶与熊应雄先生“广意于天下”的愿望一代代传承下去,造福社会。 


[1]柳小岸,胶东柳氏医派中医传承工作室成员,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项目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