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柳氏广意派儿推治盗汗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1-02-16 15:43:36

柳氏《经纶》肺俞盗汗摩方治疗小儿盗汗体会

任帅花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若阴虚则生内热,虚热内扰蒸迫津液外泄则表现为盗汗。一般对小儿盗汗来说,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内敛所致,往往伴有心烦哭闹,眠少,体质虚弱等表现。中医治疗一般以安和五脏,养阴敛汗为主。笔者临床运用柳氏《经纶》肺俞盗汗摩方治疗小儿盗汗,疗效显著,现分享如下:

典型案例:

刘某佟,女,2岁,2020年6月4日初诊。

主诉:睡后汗出年余。

病史:其母代述,患儿系早产,体质虚弱,易感。一年前出现睡后汗出,伴有自汗出,以头汗为甚。平素易烦躁哭闹,眠少,小动作频繁,饮食可,大便质干,两日一行,小便黄。诊见精神可,面色萎黄,头发稀少色黄欠光泽,口唇淡红,不能独自站立、行走,无言语。舌质淡红,苔少,指纹色略紫。自述曾行颅脑CT检查,示脑白质发育不良。

辨证:五脏失和,气阴两虚。

诊断:小儿盗汗。

治法:安和五脏,益气敛阴止汗。

摩方:柳氏《经纶》肺俞盗汗摩方化裁。

1、补肺经,补肾经,清心经,揉肾顶、太渊、太溪、神门,摩心俞、肾俞,捏脊。

2、《经纶》肺俞盗汗摩方(肺俞、复溜、譩譆)

推拿一周,患儿睡后汗出略有减轻,仍自汗,烦躁略减,眠少。

推拿两周,患儿睡后汗出、自汗均明显减轻,烦躁减轻,眠可,仍有小动作,二便调,舌质淡红,苔少,指纹色淡紫。

体会:

本案属中医“盗汗”范畴,证属五脏失和,气阴两虚。患儿先天不足,脾肺气虚,则气虚不能敛汗,遂自汗出,伴见面色萎黄,头发稀少色黄欠光泽。病久导致气阴两虚,遂见自汗、盗汗并见。而汗为心之液,汗出以头汗为甚,病久心阴亏耗,则出现烦躁哭闹,眠少,小动作频繁等症状。舌象、指纹均为阴虚内热征象。当卫气行阴,目瞑之时,其无以固其表,腠理开而汗出。汗为心之液,汗出暗耗心血,心血虚则见心神不宁,心烦少寐,寐后汗多。气阴亏损,所以形体虚弱,易感。

《顾松园医镜》“有汗要使无汗,扶正为先”。治宜益气养阴,敛汗固津。治疗时,除了取补肺经,补肾经,清心经外,取三经原穴以扶正。《灵枢》“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分取肺、心、肾经原穴、背俞穴——太渊、肺俞、神门、心俞、太溪、肾俞,起到补肺固玄,益心敛汗,益肾生津作用。复溜,足少阴肾经经穴,属金,取金水相生之意。诸穴合用,达益气养阴,敛汗固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