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山林体书法欣赏】柳少逸书《中国名医名医辑释》(三)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1-01-14 17:21:08

【柳氏山林体书法欣赏】柳少逸书法作品

《中国名医名医辑释》

(三)

陈自明【名言】

   古云:看方三年,无病可治;看病三季,无药可疗。又云;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此之谓也。——陈自明《妇人良方》序

   【释文】古人说:读方书三年,没有不能治愈的疾病;临证三年,可用于治病的方太少了。又说:世上没有难以治愈的疾病,只有不会治病的医生;没有不能替代的药品,只有不懂替代的医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附注】陈自明,字良甫,宋临川人。出身三世业医之家,医术精深,曾任宋医学教授,术以妇产科和外科为著。认为医生运用方药,必须在理论指导下深求遍览,不能局限一方一药。著有《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及《管见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妇产科专书。该书确立了妇产科证治纲领,阐发了冲任二脉在妇科中的重要作用,并总结出妇科用药的特有规律。

 

 刘完素【名言】

   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盖济世者,凭乎术,愈疾者,仗乎法。盖法之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序

   【释文】从事医生这个职业的人,能够对社会有大的贡献的为优良的,能使病人疾病痊愈的是好的。对社会有很大的贡献的医生凭借的是医疗技术;使病人疾病痊愈的医生,倚仗的是医疗方法。而医疗方法与医疗技术,都是出自《内经》的高深理论。

   【附注】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金朝河间人,故后世称刘河间。刘氏夙有聪慧,自幼耽嗜医书,勤于实践,力倡火热学说,药用主以寒凉,遂确立其为河间学派宗师地位。其著述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三消论》等十余部。《素问玄机原病式》,为河间医经类重要著作。将病机十九条整理分为五运本病六气本病,并逐证注释阐发,提出六气化火论,增补燥气病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为刘氏综合性医著。

  

张从正【名言】

   为医拘常禁,不能变通,非医也,非学也。——张从正《儒门事亲》

   【释文】当医生的人,被常规所禁锢,不能随症灵活变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所掌握的学问也不是真正的医学。

   【附注】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宋金时考城人。因久居宛丘,故亦称宛丘子和。先世授以医方,专业岐黄。曾为太医,不久辞去。《金史·本传》谓其精于医,贯《素》《难》之学,其法宗刘守真,用药多寒凉,然起疾救死多取效。其娴于汗吐下三法,又倡三消当从火断之说,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攻邪学派的开山之祖。其代表作有《儒门事亲》十五卷,取儒者明理事亲当知医之意。

  

李东垣【名言】

   凡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其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效。——李东垣《用药心法》

   【释文】凡是想治疗疾病,必须先诊察疾病的根源,再判断疾病的机理。在五脏尚未虚损,六腑尚未衰竭,血脉尚未逆乱,精神尚未散失时,服药一定会灵验。

   【附注】李杲,字明之,金元间真定人,晚号东垣老人,故后人多以东垣称之。幼年习儒,二十余岁时即成名儒。后因母病失治去世,故志于医。遂厚礼拜易州学派开山之祖张元素为师。随学数年,尽得其传,全面继承了张元素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其学术思想是以脾胃学说内伤学说组成。其代表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及《医学发明》等。另外尝有《药类法要》《用药心法》《东垣试效》等近十种医著。东垣以其在医学中的重大成就,成为易州学派的中坚人物,并与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一起被誉为金元四大家。

  

王好古【名言】

   况良医之用药,独不若临阵之用兵乎。奈何世人以平昔卤莽之浮学,应仓卒无穷之疾变,其不眩骇颠仆者寡矣。——王好古《医垒元戎》自序

   【释文】况且良医在处方用药的时候,怎么不象临阵用兵呢?无奈社会上的医生用平时鲁莽的浮浅的医术,应对迅猛变化无常的疾病,当中不使人病情加重造成惊恐或死亡的病例是很少见的。

   【附注】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赵州人。早以通经举进士官本州教授。曾同李杲从师于张元素,以其年幼于李杲二十岁,又师事之,尽得其传,为金元著名医家、易水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汤液本草》《此事难知》《医垒元戎》《阴证略例》《癍论萃英》《本草实录》等医著传世。据李时珍所云,《汤液本草》乃王好古取《本草》及张仲景、成无己、张洁古、李东垣之书,间附己见为此。

 

罗天益【名言】

   窃以射不师于后羿,岂能成骅日之功?匠非习于公输,未易耸连云之构。惟此医药之大,关乎性命之深,若非择善以从之,乌得过人之远矣?——罗天益《卫生宝鉴》上东垣先生启

   【释文】我私下认为射箭之术不师从后羿之法,怎么能学成射太阳的功夫?木匠不学习公输之术,就不能耸起连云的梯子。因此医药的重要,关系性命的程度极深,假若不选择高明医师来跟随学习,怎么能获得超过一般人的高水平的医术呢?

   【附注】后羿,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君主善射,而有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故事。骅日,即射日。公输,即公输般,鲁国人,又名鲁班。构,即架木之意,连云之构指云梯。罗天益,字谦斋,元代著名医家。从师于李杲习医十余年,继承了东垣的学术思想和医学经验,撰有《卫生宝鉴》,为继李杲、王好古之后,易水学派的代表人物。

  

杜思敬【名言】

    天宝不泄于非人,圣道须传于贤者。——杜思敬《济生拔粹》

   【释文】神圣宝贵的医术,不能传于无道德的人,神圣高洁的医道,必须传于高尚贤明的人。

   【附注】此语源自《素问·气交变大论》:得其人不传,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漫泄天宝。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可见,师徒传承模式,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诸师获得意弟子后,均悉将禁方及医术传予弟子,并嘱其毋泄毋以教人,其理有一个很重要的伦理学问题。诚如清·喻昌《医门法律》所云: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从《传》中所述,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长桑君何以知扁鹊为非常人?是长桑君以扁鹊对其常谨迂之出入十余年的长期考察,认可其人品,而收为弟子,尽传其所学。仓公淳于意先拜公孙光,尽受其精方,公孙光嘱其毋以教人。而仓公亦表示死不敢妄传人。其后公孙光为书以意属阳庆,并告诫仓公:必谨迂之,其人圣儒。由此可见,名医收高徒是重在人品。诚如郭蔼春《医道溯源》所云:天下有非常之任,必待非常之人。而天下非常之人,乃能真胜天下非常之任。扁鹊以天下非常之人,乃能真胜天下非常之任,济世活人而成为方者宗若仓公者,可谓近之矣,故太史公将二人合篇立传。由此可见择师难,择徒更难

杜思敬,人称宝善老人,铜鞮人,元代著名医家。著有《针经摘英集》《针经节要》《济生拔粹》《杂类名方》等医籍传世。其论甚切医理,其术切于实用。

 

 朱震亨【名言】

   儒者立教,曰正心、收心、养心,皆以防此火之动于妄也;医者立教,恬淡虚无,精神安宁,亦所以遏此火之动于妄也。——朱震亨《格致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