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中医】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柳氏中医“两录”出版引“轰动”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1-01-05 09:19:39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柳氏中医“两录”引轰动

       近日,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周颖《大医鸿儒·柳少逸世医传承录》和柳氏医派第三代传承人汉敬德编著的《柳氏中医临证传承实录·谈药话方篇》先后出版,在业界引起不小的轰动。这不,莱阳电视台、爱莱阳APP,莱阳的名片杂志《最美莱阳》都相继作了报道。

莱阳电视台新闻


黄海数字出版社《最美莱阳》

【链接】

柳少逸先生:承吉忱公之训,常怀感恩之心

      近期校对毕纸质《柳氏医派经方治验录》,开始阅读周颖主任所撰《柳少逸世医传承录》,首先肖老师、周主任在序言中对我夸奖,让我脸红!“大医鸿儒”、“一代大家”,实是“与实难副”啊!这不是自谦,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生、一名基层共产党员,记住父母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育之德,党和国家的培养之深情,做了应做的事。虽说出身于耕读世家、中医之家,然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没交一分钱,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成为了一名医生。所以我所做的,也是“为人民服务”,回报国家和人民对我的栽培之恩,也是以“认真读书,老实做人”来践行家训和完成这份答卷。事情就这么简单。

虽说周颖主任是从我的子女、学生、朋友中征集的资科中直述而成,可与书中的那个“柳少逸”相比,我没有做的那样好,学术没有那么强,境界也没有那么高。实际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和弱点。

我慢慢地读下去,越读越脸红。在开工作室后,对学生有点“赶鸭子上架”之势,肖培新老师说我有点“急”。是的,是得“循序渐进”的。而周颖主任一本《大医鸿儒·柳少逸世医传承录》,把我“急”的越读感觉与“大医鸿儒”这四个字离的太远了,幸好不是名之“正名”,还好讲的多是那个“布衣郎中”的柳少逸。

我自小接受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庭训。在我到莱阳上小学时,吉忱公周末领我看电影,或去商店购物,在街上碰见熟人,公均身微欠点头,问声“您好”,即是对普通不相识的人也这样,以示尊重。这叫“不下眼看人”。与客人见面握手时,均先“点头”示意,然后上前握手,问好。与师长、贵客握手前,或微欠身点头,再握手问声“您好”;或先鞠躬,后行握手问声“您好”。吉忱公之“外场”礼仪和“不下眼看人”的品行值得学习、效仿和敬仰,工作室的同学们可会通现代之礼数,在本派、本系统沿用和实施,这是夲派的“礼仪文化”,也是“柳氏医派文化”传承的内容。正是基于有序传承,才有了本派人才辈出,才有了一个渊源久远,传统文化厚重,理论研究有成,医疗技术全面,临床经验丰富,医学著作众多,传承梯队有序的一个医学流派。

“大医鸿儒”那是医者追求的理想境界,现实中我们能达到一二成就不错了!所以就我而言,没有自负的资本,只有自强的份儿,补不足。所以一本《传承录》,让这“70”后,快八十岁的“老羊”(编者注:柳老师生肖属羊),也不好不“奋蹄”了!

我热爱中医,理解中医,运用中医,发展中医的理论与实践。中医要做到“处方知”,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不行的!感恩老爹吉忱公给起的名字——“少逸”这两个字。柳氏医学的传承永远在路上,并以此与同学们共勉。切!切!

 师字少逸  庚子年大雪后三日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