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柳氏医派以方证立论为临证法式,而业界多认为柳少逸老师为“经方派”,实则柳氏医派自师祖吉忱公起即以“经方头时方尾”为用方特点,即“有是证用是方”,而立“柳氏方证立论临证法式”。柳氏医派门人遍布全国各地,柳氏传承以临证跟诊、远程指导、著作私淑、课堂亲授,或兼而有之。本文分享的是柳老师与工作室一位内蒙古学生的远程指导问对,对学习应用经方和柳氏方证立论法式有拨云见日之功。兹予分享。
跟师札记20201228(实录)
学生问曰:柳老师您好,刚看到信息,感谢柳老师的关心,我一定按照柳老师的指导坚持去做。我现在有一个很困惑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学好《伤寒论》,《伤寒论》其中的397条,我现在这个年龄(笔者注:年过60)肯定背不会了,如果背不会,应该怎样学习《伤寒论》呢?请教柳老师在不忙时告知一下,谢谢柳老师!
柳少逸老师复曰:什么叫方证立论?我研究《伤寒论》书名为何叫《伤寒方证便览》?再看我的《金匮要略讲稿》,连序也要细读。因所有方均有个“证”的因素。凡具有这个病机和方证的,任何病均可用之,这叫“异病同治”。反之,一个病有多个病机,便有了不同的方证,这叫“同病异治”。用方,张仲景都有加减法,或方的加减,或合方用之,可阅我著《柴胡汤类方及其应用》。用伤寒方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削足适履,否则失去仲景辨证论治之宗旨。柳氏医案,有二老(笔者注:指柳吉忱公和牟永昌公,下同)之《纂论》和我之《医案选》均是治验录。凡与二老之案方同者,我《案》不选,故我《案》当为经方之案。因我用经方多,所以界内称我经方派。实则非尽此,自家父至我,临床以遵循“方证立论法式”。或经方,或时方,或经方头时方尾,均须辨证,以法用方施药。《伤寒杂病论》实是仲景用方案例的“解读”。你中医的综合知识不足,故不能走纯经方应用的路子。小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不是见方证中的一个症侯,而具少阳证,或特殊热型证、胸胁证、胃肠证。古今医案说明古今之方,均是效方,诚如宋《金匮要略》序所云:“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你刚出山,不可执一之见,更不可走纯经方派的路子。事实上,一些人未悟仲景立方之旨,而成抱残守缺之局面。我87级的学生路继业,背诵《伤寒方证便览》,临证坚持用《伤寒论》方,去年坚决来看我,我说“你遇到用《伤寒论》方的瓶颈了吧?”果其然。伤寒方只是半个仲景方,以方证立论法式,还要用《金匮》方,虽说《金匮》是治杂病,但那仍是以方证立论法式,在“同病异治”法则下的方证应用。有“神读”、“心悟”的境界,是需要有中医学知识综合修为的。每个人为医的选向不同,所以也很难给你一个合你心思的回答。
续问曰:柳老师您好,我反复阅读了您的指导,感谢您给我指出了学习《伤寒论》的正确方法。今后我要再认真的学习您著《伤寒方证便览》和《金匮要略讲稿》,真正理解其中的核心机理。柳老师我了解您眼睛有疾,年纪又大,输入这么多文字用了很长时间,肯定很费劲,实在过意不去,再一次感谢柳老师的精心指导!
师再复之:你中医底子薄,年龄又大,所以押在用《伤寒论》方以验临床,收不到功倍的效果。建议你研读二老《纂论》和我之《医案选》《医论医话选》之案,均是有效之案。以方证立论法式套用也“管用”。这就好比开鞋店的,有型号大小不一的各式各样的“鞋”,鞋号大点脚肥也能穿,号小点也可凑合用,知其大小而调之,下次就有合适的“鞋”(方药)穿了。当然这悟性和灵感,是在长期大量知识积累下的思维。不用急,慢慢来吧,一定要留医案资料,“案者,断也。”分析治疗的得失,方有长进。
师又嘱之:“记诵经典,句读文义。”非但对四部经典如此,而对历代方书亦当如此!书要一本一本的细读,不可“走马观花”,更不可“朝三暮四”。
202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