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大医鸿儒·柳少逸世医传承录》
感悟明医
2018年,学生汉敬德在参加柳少逸中医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时,曾提出三个问题,柳少逸低调、谦虚的回答令人感佩。
一问:“老师敏而好学,博览群书,通三才,可为大儒?”
柳少逸答:“吾幼承家训,弱而拜师,庭训师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必背,《说文解字》明文字源流,话“河洛”,讲“八卦”,虽有所成,但实为学医打基础。正所谓‘秀才学医,笼里捉鸡’,‘文是基础医是楼’,我的二位师爷是满清贡生、秀才,可谓鸿儒;家父、蒙师入私塾习国学成大儒。我不过是这几位大医鸿儒的徒子徒孙,勤勉修为,为的是更好的传承他们的儒医之学,敢齐名乎?”
二问:“恩师医术名闻乡里,著作遍行天下,可谓大医?
柳少逸答:“吾弱冠随亲及师为人疏方,浮沉医海50余年,今已年过花甲矣,只为济世活人计,从不图虚名,不愿虚名大医,更愿做切近老百姓的‘布医郎中’。余晚年伏处三余书屋,隔日应诊于工作室,课课生徒,‘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是吾之愿也。”
三问:“先生医名显,书画丹青也著,远超社会上的大师,可称大师乎?”
柳少逸笑曰:“我之主业是医,不是艺。现在大师漫天飞,何来大师?不愿与盗名者伍。书画丹青怡我情志,不可废也。”
这让汉敬德突然想起柳少逸多年前自勉的一句话:“天下之至重惟命,慎思之,不尚名医;医理之极微务精,博学之,当为明医。”
何谓明医呢?柳少逸认为,名医者,良医也,明医也。明医即良医。《临证指南医案·华序》有“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焉”之言。此亦是对清代名医叶天士一生的高度评价。
纵观一部中医医学史,自民国以来,不要说象張仲景、孙思遜、金元四大家,就象钱乙、张景岳、龚廷贤、王清任、傅山一样的名医有几多?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名声终究多虚幻,功夫唯有处方知”啊!名医是要有真才实学的本事,誠如明代聂尚恒所云:“医者仁术”“所贵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吕氏春秋》記云:“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两都匡案》序云:“良医良相同类并称,殆非虚語耳。”
柳少逸告诫年轻人,当医生,不一定是名医,但一定且必须是一个明医。有名无实的“名医”,害人更甚,不要也罢。陈宗錡《医学探源》“汝辈当为‘明医’,精通医理,勿尚‘名医’”之论,也说明了“名医”和“明医”的不同。柳少逸认为,“学不惯古今,识不同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如何做一个明医?柳少逸指出,唐代名医孙思邈有训:“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创建复健医院之后,柳少逸首先编撰了《莱阳复健医院文化读本》,又为复健人确立了“高品明医群体是医院的灵魂”的职业品位,还为医院确立了三十年战略目标—“创建名牌医院,缔造高品明医”。何为高品明医?医之高品,即有德之大医。体现了医院在发展、提供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总体定位——医生要明理而不慕虚名;突出了名牌、明医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细化之,医院的服务理念为慈爱为本,真诚待人,精心施治。
慈爱为本:即医者仁心,仁者爱人。医生所面对的是病人和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医生付出全部的爱去帮助他们。因此,全院医务人员,必须具有仁慈博爱之心,树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理念,身体力行地去实践“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办院宗旨,这是做医的根本。
真诚待人:即真诚是一种高尚情感的自然流露。要以慈爱为本,疼爱你的服务对象,急他所急,帮他所需,助他所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与清代名医喻昌在《医学法门》中所言:“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给人的感觉真诚与否,是你有没有慈爱之心的试金石,是你人格魅力的标杆。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一种人品、能力、情感的综合体现,有这样魅力的医生,病人才会放心地把自己最宝贵的健康和生命托付于他;每个员工都做到了这一点,医院就会上档次,老百姓就会接纳你,医院就能在预期内实现战略目标。
精心施治:这是医院对病人的承诺。精心施治的前提有两点:一是要有精湛的医术和医技,二是要有慈爱真诚之心,否则精心施治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全院医务人员,必须抓紧学习,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成为一个饱学之士。不管你是中医还是西医,不管你是临床还是辅助科室的,每年最少要写一篇学术论文,年底举行院内学术会议,进行论文宣读、评比、评奖活动,优秀论文将在复健医院网站刊登。这是立言;第二要加强人格修养,要做到“三高、四心、两感、两精神”,即“高素质、高风格、高技术,爱心、同情心、事业心、进取心,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主人翁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坚持“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行为准则,这是立德。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向病人承“精心施治”之诺,做合格的、人民群众信得过的白衣战士,这是立功。
【注】本文选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周颖著《大医鸿儒·柳少逸世医传承录》2020年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