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广意派儿推】小儿潮热柳氏广意派推拿治疗

柳少逸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0-11-03 19:02:00

小儿潮热柳氏广意派推拿治疗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清·熊应雄《推拿广意》所述,有胎热,潮热,惊热,风热,烦热,脾热,虚热,实热,积热,疳热,血热,骨蒸热,壮热,温壮热,变蒸热之别。
【潮热】
临床症状:《推拿广意》云:“潮热者,时热时退,来日依时而发,如潮水之应不差,故曰潮热。大抵气血壅盛,五脏惊热,熏发于外,或夹伏热,或翚宿寒。伏热者,大便黄而气臭;宿寒者,大便白而酸臭是也。”其指纹淡紫。
证候分析:潮热,指发热如潮汛之有定时,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如第137条有“日晡所小有潮热”之记。《张氏医通》释云:“潮热有作有止,若潮水之来,不失其时,一日一发。若日三五发者,即是发热,非潮热也。”张氏又云:“潮热者,当审其虚实,若大便坚涩,喜冷畏热”“睡卧不着,此皆气盛,所谓实而潮热也”“若胃气消乏”“饮食减少,日渐尪羸”。“而五心常有余热,此属虚证。”就其病因病机,熊应雄认为,多因血气壅盛,五脏惊热,熏发于外,或夹伏热,或翚宿寒所致。
治则:调达气机,清脏腑热。
处方:推三关,退六腑,推心经,运内八卦,分阴阳,掐十王,捞明月,运斗肘,及《素问》大杼泻胸热方。
方解:推三关,退六腑,捞明月,运斗肘,以开腠理解肌热;推心经,运内八卦,分阴阳滋阴液,以清除五心之余热;掐十王以成清热醒神之效;《素问·水热寒论》云:“大杼、膺俞、缺盆、背俞(风门),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故今名“《素问》大杼泻胸热方”,乃解五心烦热之用方。
【注】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柳少逸著《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