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家风】柳小岸:润物细无声

柳小岸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0-09-08 06:00:00

【作者简介】

柳小岸,女,1995年生,山东莱阳人,祖籍山东栖霞。其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柳吉忱是胶东柳氏医派的创始人,新中国中医教育的开拓者,山东扁鹊国医学校创立者,民办中医教育的先行者,山东中医学会首届理事,烟台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是建国后第一代中医人,桃李遍布神州。其父柳少逸是全国知名中医学家,胶东柳氏医派集大成者,《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入编人物,山东烟台市中医药专修学院院长,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个人,莱阳复健医院院长顾问,精于医而游于艺,医艺双栖均有建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签约作者,先后出版专著近四十部,被山东省原卫生厅张奇文厅长誉为“《内经》活辞典”,中国中医药报主任记者赞为“挖不完的宝藏”,省二等功获得者。其母蔡锡英,著名疑难病专家,山东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烟台中医药专修学院副院长,学院附属门诊部主任、首席专家,胶东柳氏医派领军人物,被业界誉为“当代鲍姑”。莱阳复健医院院长,烟台市脑瘫研究所所长,莱阳市民间组织先进个人,莱阳市教育先进工作者。

柳小岸天资聪慧,幼承庭训,受父母熏陶,立志做一个像父母一样的中华文化继任者,主攻中医文化研究和柳氏医派文化传播。先后就读于曲阜中医药学校中医专业、山东省艺术学院舞台艺术专业,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医艺双修,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现为胶东柳氏医派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莱阳复健医院理事长助理,柳氏制陶及陶刻文技艺市级传承人,胶东柳氏医派第四代传承人。其文笔真实流畅,文风清新洒脱。本文为其在爷爷柳吉忱公诞辰110周年时所写文章,通过记述与爸爸的点滴小事,领悟柳氏家教的深远影响,字里行间透出对爸爸的敬重和对祖辈的自豪。

 润物细无声

——记我的爸爸柳少逸

柳小岸

    小时候的我,觉得爸爸是个很唠叨的人,会在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间隙里,突然开始他的“长篇说教”。

在领着我买完零食的回家路上问我:“钱脏不脏?”,被妈妈耳提面命钱币很脏有很多细菌摸过要洗手的我立刻回答:“当然脏了!”。爸爸却摇摇头,说他的爷爷告诉他,钱要从干净的地方来,往干净的地方去。年幼的我不懂,笑嘻嘻的笑话爸爸,“钱有好多细菌,怎么干净呀”。直到再大一些才明白,爸爸带着方言的质朴回答,是老柳家一代代先祖对后辈道德要求的无声渗透:“‘拐带坑骗偷’是来钱的地方,‘吃喝嫖赌抽’是花钱的地方,这些都是不干净的,不能从‘拐带坑骗偷’这些不法的地方挣钱,也不能把钱花在‘吃喝嫖赌抽’这些恶习丑行上。”爸爸的这番话,比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上关于“黄赌毒”警示还要早,他本人也恪守着这条来自长辈的告诫,不抽烟,不喝酒,连邻居之间在树荫底下的一毛钱的牌局,也严词拒绝。爸爸的以身作则,使我们也成为了正直诚实,无论何时回望,都问心无愧的人。

     稍大一些后,又觉得爸爸是个“书痴”,我家最大的房间就是爸爸的书房,最多的柜子就是爸爸的书柜,他曾自鸣得意地为自己刻了一枚“万册书屋主人”的闲章,妈妈却笑称他为“三书居士(爱书,读书,写书)”。从我记事起,爸爸读书的身影,就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晚上我写作业他在读书,夜半我偶尔醒来,朦胧中也是他灯下伏案的身影,清晨醒来,还是他晨辉中的读姿。家里的许多地方,都有他随手可得的各类书籍,卧室床头,客厅沙发旁,茶余饭后,寐寤间隙,都是他读书的时候。几乎每个第一次去家里的人见到客厅柜子里爸爸的书,都会发出“这么多书”的感叹,却不知道爸爸的卧室里、书房里的书更多。翻我儿时的相册时,可以看到一张我两岁时坐在床上带着大黑框眼镜,翻着一本很厚的书,一本正经地模仿爸爸看书的照片。在我的记忆里,爸爸经常去书店,把我交给书店儿童书区的阿姨,让我自己找喜欢的书看,然后他就下楼自己逛了。小孩子的耐性差,我读完一本故事书爸爸还没来与我汇合,我就会去楼梯边往下望,寻找爸爸的身影,有时候会看到他拿着挑好的书往收银台放,收银台面上,则已经有了许多他先前挑好的一摞摞的书;有时会看到他在书架前认真对比挑选书的背影;更多时候是我压根没找到他。等到爸爸选好了便会上来接我,或者让书店的阿姨帮我拿着我想要的书,领我下楼与他在收银台处汇合。爸爸爱书在我心里印象深刻,任意一本看上去崭新的书,翻开都能找到他字迹工整认真的注解批示。爸爸的爱书,不仅是爱他自己的书,他也一直嘱咐我不能在书上乱写乱画,就连我的教科书,他也会在开学前仔细的帮我裁纸包上书皮。上小学时,学到“爱不释手”这个词,我大声的造句:“爸爸对书爱不释手!”妈妈哈哈大笑,爸爸也笑着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在某次爸爸整理书柜时,他拿出爷爷的笔记给我看,还是古典的右翻竖排列的格式,字迹清晰好看,好像是仿古的印刷品一样。面对我的惊叹,唠叨爸爸不失时机的告诉我,爷爷一辈子都在看书写书,80多岁时眼底患病,带着一千多度的眼镜,还叠用着放大镜,皱着眉头,整日伏在案头。我没见过爷爷,但爷爷的形象却因为爸爸办公室里的油画和爸爸的描述在我心里十分立体。在我看来,爸爸与他描述的爷爷十分相像,爱书如命,彻夜读书写书,不知疲倦。我不知道我心中爷爷的立体形象,是不是也有爸爸常年伏案读书写书的身影呢?抑或那就是爸爸的形象!有时还感觉爸爸就像一本厚厚的书,他随时随地都可以讲出有趣的故事,或者解释任何我不认识不了解的事物。

小时候爸爸常常逗我,拍他的大肚子说:“我这里面可都是书!”我默默的想,也许爸爸说的是真的呢,不然那么多写着他名字的著作都是怎么写成的呢。在学到蒲松龄那句“书痴者文必工”时,小时候的疑问有了回答。

现在的复健医院,原本的扁鹊国医学校,在建造的时候,爸爸常常牵着我到现场去看,那时我只有四周岁。建成后爸爸在楼前指着楼身上的八个大字带我一一读过:认真读书老实做人。这八个字在我的成长中无时不在,唠叨爸爸开个头我就能跟着大声说出来。这句话藏在我读过的每一本书里,藏在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里。这句质朴的话,包含着老柳家祖祖辈辈对孩子简单又厚重的期许,陪伴着爷爷、爸爸、我们兄弟姐妹,在爷爷和爸爸办学办院的努力下,也影响了更多人。

“不尚名医,当为明医”,“只为耕耘,不问收获”,是他为自己所立的座右铭。我认为不仅是为医者当如此,不追求响亮的名声,更值得在意的是自己身在其职是否尽其责。爸爸的言传身教好似一面镜子,让我明白自己的不足,时刻不忘记“认认真真读书,老老实实做人”的训诫,辛勤耕耘,低调做人,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爸爸是我人生的引领者,是我做人的榜样,更是我心底的骄傲!我爱我的爸爸!

【注】本文选自黄海数字出版社王振华主编《最美莱阳》。2020年9月第一版。作者柳小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