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脉有尺寸”解读
《难经》“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①“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
会者,聚也。要会者,乃聚会之要处也。尺和寸的所在之处,是经脉之气出入会合之处。对此,清·叶霖注《难经正义》云:“人之一身,经络营卫,五藏六府,莫不由于阴阳,而或过与不及,于尺寸见焉,故为脉之大要会也。一难言寸口为脉之大会,以肺朝百脉而言也。此言尺寸为脉之大要会,以阴阳对待而言也。”
②“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
关者,尺寸分界之地,《脉诀》谓高骨为关,即关脉的位置在掌后高骨内侧动脉应手处。《难经》四十五难谓关在“脉会太渊”之处。叶霖注云:“关下为尺,主肾肝而沉,故属阴。鱼际,大指本节后内廉大白肉名曰鱼,其赤白肉分界即鱼际也。关上为寸口,主心肺而浮,故属阳。治,理也。欲明阴阳为病之治者,须于尺寸候之也。”
③“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
叶霖注云:“寸为阳,尺为阴,阳上而阴下,寸之下尺也,尺之上寸也,关居其中以为限也。言分寸为尺,分尺为寸者,谓关上分去一寸,则余者为尺,关下分去一尺,则余者为寸,此明尺寸之所以得名也。”细考之,从关部到尺泽穴,是尺以内的部位,属阴气所管,以候人体阴气的变化;从关部到鱼际穴,是寸内的部位,属阳气所辖,以候人体阳气的变化。
④“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
意谓于尺寸中分其长短之位,以合阴阳之数。一寸为偶数,九分为奇数。盖因关以下至尺泽,谓之尺,阴用偶数,而诊脉只候关下一寸(指同身寸),关上至鱼际,皆谓之寸,阳用奇数,而诊脉只候关上九分。故曰“尺内一寸”,“寸内九分”。
⑤“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按说从关部至尺泽一尺,从关部至鱼际为一寸。但切寸口脉不需要这样的长度。而是关以下尺内的一寸,为偶数属阴;关以上寸内的九分,为奇数属阳。故叶霖注云:“寸为尺之始,尺者寸之终,云尺寸者,以终始对待而言,其实贮寸得九分,尺得一寸,皆阴阳之盈数也。然得一寸不名曰寸,得九分不名曰分者,以其在尺之中在寸之中也。”
【注】本文选自柳少逸著《医学讲习笔录》,题目是编者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