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忠】·《名老中医辑录》柳序

复健王  复健王的自留地  2020-07-29 07:00:00

《名老中医辑录》柳序

柳少逸

       三年前,闻学兄明忠先生患痼疾,曾数次罹手术之苦,于是赴邹平探望,以慰平安。2009年余受莱阳市残联之聘,出任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主任,因而忙于筹建莱阳复健医院及助残诸事。其间又忙于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先后共三辑。余学研《内经》,验于临证,而有《中国象数医学概论》、《经络泛论》、《五运六气导论》结集。守欧阳修“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之训,二十年间,删繁就简、数易其稿,而未付梓。壬辰之春,因感于己至“而传”之年,故翻出“三论”书稿,再行校改,此时方悟“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之意。日间忙于诊务及日常事务,文字亦均成于夜深人静时,殚厥心力,非求收获,乃作传道解惑计。“三论”于近日定稿,故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邹平探望学兄明忠先生。

        凡相知者有三:知音者,志趣相投;知心者,心腹相照;知己者,恩德相加。明忠兄,余之相知也。兄长我三岁,虽说有山东中医学院学友之源薮,然真正成相知之交,当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山东中医学会在济南召开的第一次学术会议。此即“以文会友,唯德自成邻”之谓也。

        明忠先生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雄厚,又以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成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及山东省首届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此次赴邹平,兄告知省已批邹平县中医院建“李明忠中医工作室”。为了学术传承,医院立题汇集其经年之讲记、诗作,编撰《李明忠笔耕集》。今特邀余为之序。并附耳语云:“知我者,少逸老弟也。”

        李明忠,字信之,号忠信,故其书屋谓忠信斋。《易•系辞上》云:“人之所助者,信也。”《管子•枢言》云:“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礼记•儒行》云:“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由此可知其名、字、号之深意也。

        明忠先生于1961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山东中医学院医疗系。六年的正规教育,得刘惠民、张珍玉、李克绍等名家亲授,系统地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各科临床和西医学知识。并以此成为其毕业后教书育人、治病救人之根基。

        明忠先生从医之路,有“李明忠医林硅步三十年浅述”为题,于1995年入选《齐鲁名医学术思想荟萃》;2012年,又以“痴心岐黄,悟奉橘杏”为题自述,而入选《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三辑。诚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所评:“《名老中医之路》是一部20世纪当代名医的‘成才史’,是历史学的新分支;是一部世界独有的中医教育史;也是一本20世纪中医传奇文学。因此这本巨著是21世纪青年中医和有志于发扬中医药学的人们的必读之书,是一部值得中医教育家和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深入研究的重要著作。”从明忠先生业医之路,可见证邓老书评之中肯。值“李明忠中医工作室”之运行,建议当以此二文为内容,追循其学医、业医之轨迹,和世医形成的学术渊源,即通过系统地总结明忠先生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则有益于其中医学术的传承。而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建立,亦是解决中医乏人乏术的一条良好途径。

        在《名老中医之路续编》三辑中,明忠先生在“中医之路,唯痴唯勤”一节中述云:“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必须明辨证候,详慎组方,灵活用药;不知医理,即难辨证,辨证不明,无从立法,用药临阵,难以愈疾。故古今名医多自明理始,学以由深出浅法。明理之法,首重读书。中医院校教材提纲挈领,示人以规范,自可为初学入门之必读书。然欲求精进,尚须遍读历代典籍名著。经典著作是祖国医学之根本,是必须精读熟读之书。熟读《内经》增人智慧,于病理可左右逢源;熟读《本草》则方由我出,不受古方局限;熟读《伤寒》、《金匮》则辨证论治有法可循。”由此可知,明忠先生学术之渊源。《礼记•曲礼》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明•盛寅《医经秘旨•医不三世辨》云:“医师必通于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经》,三曰《素问》《脉经》。《脉经》所以辨证,《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祛疾,非是三者,不足以言医。故记礼者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针灸》,又名《针经》,即《灵枢》。《素问》、《脉诀》古称《素女脉诀》、《夫子脉诀》,即《素问》。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盖济世者凭乎术,愈疾者,仗乎法。故法之术,悉出,《内经》之玄机。此经固不可力求,智而得也。”由此可知,医家之《素问》,即儒者之六经,其词隐,其旨深,非资禀上智,功极研究者,不能洞窥其奥隐。而仲景、河间、丹溪,是皆禀上智之资,致研究之功,而能读其书以悟之者也。明忠先生亦以悟之者也。其耽聩杏林五十载,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潜心研究四大经典及后世医家之学,具有较高的医学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于辨证,彰明隐奥,调陈脉理,区别阴阳,昭然表里。其于用药,通明名号之由,彰显药性之主,明补泻之所适,又皆引《内经》,旁附众说,方法之辨,莫不允当。此其深得仲景之深意也。故从其知识结构和医学建树,可知明忠先生乃三世之医也。

        《伤寒类证•序》云:“窃闻天地师道以覆载,圣人立医以济物,道德医学皆原于一。医不通道无以知造物之机,道不通医,无以尽养生之理。然欲学此道者,必先立其志,志立则格物,格物则学专,学虽专也,必得师匠,则可入其门矣。更能敏惠爱物,公正无私,方合其道。”明忠先生为邹平中医院首任院长。在任期间,医院连续六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1988年被卫生部命名为“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而明忠先生亦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和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及县、地区两级劳动模范。故明忠先生乃“道德”之医也。

        恽铁樵,《伤寒论辑义按》云:“医学深处,实与儒家道家相通者,故欲中医真正改革,治医者必须选读几种古书,如《孟子》论性诸篇,《易经•系辞》及《书•洪苑》、《礼•月记》之类。”明忠先生亦熟谙之。阅《李明忠笔耕集》,集中文章,多为明忠先生平素之讲记,从内容可知,其尚通晓古典时间医学、医易学、诗词、训诂学。其技术全面,医理娴熟,明忠先生乃儒医也。

        邹平县中医院建“李明忠工作室”,明忠学兄又要在而传之年,以疾苦之躯,献身于中医传承事业,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宋•王安石有云:“忠者不饰行以侥荣,信者不食言以从利。”是为序,非矜明忠先生之成也,乃述其忠信之品也。

                     柳少逸癸巳年仲秋六日于三余书屋